•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1 01:42:40 股吧网页版
“白牌”横行、定价标准缺失,智能门锁市场“乱象”待解
来源:新京报

  “白牌”充斥市场、品牌鱼龙混杂、价格标准不一……智能门锁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呈现明显的高端化升级趋势,与此同时,安全隐患与价格混战等乱象也为高速发展的市场敲响了警钟。

  业内专家认为,智能门锁在交付领域的动作是竞争终端的利器,把售后服务做好,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完善产业工人培训、终结锁匠野蛮生长,也都是当下锁企需要重视的问题。

  消费者对智能门锁存在知识盲区

  万鹏从2016年开始从事开锁修锁工作,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智能门锁本身质量就在于芯片、电机和锁芯。这些大都是消费者的知识盲区,“正因为没法判断,所以市场上智能锁的质量参差不齐。”

  万鹏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机械锁更换成智能门锁。“年轻人更倾向于智能门锁,有些岁数大的嫌操作麻烦,或者觉得机械的更靠谱。”他介绍,智能门锁零件的零整比比较高,这意味着维修成本较高。从业以来万鹏维修智能门锁的频率并不高,维修的问题大多是电池没电或者电池没装好,据他了解,有部分智能门锁是找厂家做的贴牌。

  “维修比例上来说大差不差,大小品牌都会出现售后问题。”万鹏特别提到,智能门锁好不好用与防盗门有很大关系,“有很多是因为防盗门下沉变形或防盗门的上下天地钩不好用而导致智能门锁不好用。”在他看来,从C级机械门锁到智能门锁,本质上防盗没有升级,只不过开门从手动变成了电动而已。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周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智能门锁的宣传和消费者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鸿沟,在智能门锁企业中,有不少属于科技型公司,其宣传点是面向经销商的,宣传更多的是产品的卖点,比如人脸识别、高清、微信电话打通,但它们并没有把需求点准确传达给消费者。

  定价标准缺失、“白牌”横行

  目前,智能门锁市场并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4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技术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GB/T44602-2024)对智能门锁的网络安全提出了统一标准,但未涉及定价标准。新京报记者通过走访市场、搜索多个网购平台注意到,智能门锁品牌价格差异较大,产品价格从百余元到几千元不等。

  万鹏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价廉对应到厂家肯定要缩减成本,缩减成本后售价就低了,相应质量也降低了,这是导致市场上智能门锁价格标准不一的原因之一。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指出,智能门锁品牌众多、良莠不齐背后的原因是门槛低,“一个小作坊就可以做出来,就开始打价格战。”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导致一些假冒伪劣或无品牌的智能门锁流通到市场上。“高端品牌没办法降到那么低的价格,无法覆盖成本。而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些。”秦占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行业要反内卷,反对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恶性竞争。

  周军也提到,目前低端锁充斥市场、价格标准不一等问题在行业内都比较严重。“一些企业或工厂为维持发展,为把产品规模做起来,只能把价格打下来,这时候就有很多问题出现,比如在选择模组、通信模块等链接键上不够严谨,造成很多锁出现失灵。”

  智能门锁价格战的背后,是“白牌”的横行。“白牌”商品通常指的是没有知名品牌标识或者品牌知名度较低的产品。而很多“白牌”产品会接入非正规云平台,在平台稳定性、安全性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有些‘白牌’厂会用N个品牌,购买了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很难追溯。”周军认为,目前的应对方法是需要做好消费者引导,“告诉消费者一把合格的智能门锁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功能。”

  市场乱象如何破解?

  存在知识盲区、价格标准不一、“白牌”横行等因素干扰着消费者。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安全性、返修率、价格是消费者在购买智能门锁时担忧的几大核心问题。一位智能门锁销售人员则向记者透露,目前一些品牌的智能门锁安装售后点正在萎缩。“售后服务不到位,会阻碍智能门锁的发展。”

  消费者张女士称,虽然做了许多关于智能锁的“功课”,但始终无法下决心购买。智能锁价格参差不齐,功能差别似乎并不大,这是她犹豫的原因之一。此外,有网友反映用一张照片就能解开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这也令她担忧。“前两年有众多智能锁品牌有保险公司承保,如果非暴力入户盗窃,保险公司将理赔,现在都没有了。”消费者顾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相对于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她更担心的是返修问题。“现在较知名品牌的门锁,基础款的价格在2000元上下,功能较完善的在3000元上下。万一使用出了问题,会不会更换成本较高?”

  秦占学认为,智能门锁制造商应高度重视消费者提出的这些针对性问题,但有些厂家却还沉浸在过去,技术没有进步。“倡导厂家拿出更多研发经费,把技术植入产品中。”对于售后问题,秦占学称,这是所有家居产品都面临的问题。“中国建材流通协会提出‘能愿便敢’,即‘能消费’‘愿消费’‘便消费’‘敢消费’。其中‘敢消费’就是要求企业售后服务要到位,不仅是智能门锁,任何家居产品在交付领域的动作才是竞争终端的利器,没有好的售后服务会被唾弃,把售后服务做好,消费者就信任。比如出现问题,随叫随上门,马上跟进。”他强调,只有正规厂家才能做到这些,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好的服务是不用服务,装完之后不会再找你。”周军提到,交付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品牌和“白牌”上面,对于大品牌来说,交付体系很成熟。“很多头部锁企已经提出一个概念,‘只换不修’,因为修的成本比换的成本更高。他同时指出行业存在已久的产业工人培训缺失、认证体系缺失等问题,锁匠是否持证上岗,也是大的锁企需要重视的问题。”

  锁企也接收到了消费者的反馈。某智能锁品牌产品总监称,很多智能门锁企业已关注到消费者提到的各种问题,但技术缺陷(电控漏洞、低温失效)与低价竞争导致的品控滑坡仍是行业顽疾。他认为,若未及时解决,将持续削弱消费者信任,阻碍市场普及(尤其对价格敏感人群),对于企业而言,需通过硬核技术迭代+强监管标准+用户透明沟通重建市场信心。

  另一智能锁企提到,对于智能锁行业企业而言,要明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不断打造优质产品,注重安全性问题和技术迭代的动态平衡,强化全渠道销售结构布局,提供更优质的安装和售后服务,这些是值得重点投入且能够拉开差异化的应对措施。

  新京报记者张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