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飞长空首架机采用了全面化、系统化的安全性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安全验证,相关零部件也接受了专业检查。”9月29日,沃飞长空大型载人eVTOL产品AE200-100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沃飞长空首席产品官屠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沃飞长空的首架机能够满足未来预期运行安全性要求,是安全水平很高的eVTOL。
沃飞长空的首架机下线,标志着AE200-100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产品即将达到载人试飞状态要求。与此同时,沃飞长空也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虽然距离产品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但首架机下线依然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步。
即将开启载人试飞
沃飞长空介绍,该公司已率先进入行业的第4步——载人符合性飞行验证阶段,正全力冲刺获取国内首张载客航线运输TC证。今年5月,公司还成了业内首家获批CCAR-135部运营合格证的公司。
在首架机下线现场记者注意到,沃飞长空的AE200-100首架机为“八轴内四倾转”构型,现场的机型内有6个座椅。
首架机下线有怎样的意义?屠强介绍,此前的技术验证更多的是依托当前的问题来开展相关的验证工作,可以降低运行风险,但要去完成取证工作的话,就必须瞄准最终的应用场景,必须由飞行员驾驶飞行器进行验证,所以说首架机就是第一架用于载人试飞的产品。据了解,首架机将承担载客航线运输TC证(型号合格证)取证的数千项验证工作,为未来的商业化做准备。
屠强表示,AE200-100的后两排乘客座椅都是对标的窄体干线客机商务舱的座椅宽度、高度、空间,得益于电动新技术的应用,舱内的噪声水平基本可以对标高铁,会比原来传统的航空器更加安静。
已提前开展场景验证工作
记者从沃飞长空了解到,AE200有三个优势:一是200公里的航程范围,可有效覆盖主流城市圈“跨城出行、机场接驳、景区直达、低空游览、应急救援”等多样化场景需求;二是采用纯电驱动,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同体量直升机,为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AE200系全国首家、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的eVTOL产品,型号合格审定进程也在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技术成熟度得到业内高度认可。
屠强表示,接下来沃飞长空会全力冲刺适航证,这是后续开展相关工作的一个基础。同时公司也会按照科学的顺序,从隔离到融合,逐步开展商业示范运营工作,比如景点接驳、文旅观光、城际航线。公司已经依托直升机提前开展场景验证工作,未来eVTOL产品取证后就能够有很成熟的运营环境。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沃飞长空的AE200目前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订单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区域,首批用户将包括四川航空、华龙航空、深城交、泰国SIT等公司。
还值得一提的是,沃飞长空在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该基地建成后,将建立起集研发、生产、测试、交付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能够有效提升AE200及后续系列产品的产能规模与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