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大指数”2025年9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报告和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报告——中国能源行业的出海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指出,人大指数研究与发布,旨在助力个人、家庭、企业及政府精准把握发展新情况、新特征与核心规律,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低成本、可复制的方案。
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联合开发。课题组基于2016年第1季度到2025年第3季度官方统计数据,构建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和指标体系。
农业投资景气指数能够实现对农业投资增长态势的动态监测和前瞻分析预测,有利于引导农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业投资的信心,拓展农业投资空间。未来,课题组将建立常态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构建分领域、分行业、分区域的农业投资景气指数,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农业投资景气指数通过科学筛选26个核心指标构建体系,能动态监测农业投资趋势、前瞻性预判行业走向,既为政府优化投资决策、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社会资本明确投资方向、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提供指引。
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报告——中国能源行业的出海手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及全球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团队开发,是“人大指数”系列的首个全球指数。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南南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首次实现对全球南方国家能源体系系统性、定量化的评估。指数围绕能源安全、能源公平与环境可持续三个核心维度,构建了一套涵盖数十个细分指标的综合评估框架。通过对全球132个南方经济体及81个北方经济体2000年至2022年的数据进行测算,揭示了全球能源版图的演进规律与内在矛盾,精准识别出南方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和与之合作的历史性机遇。
该指数报告旨在为我国引领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为能源行业出海全球南方提供科学参考,助力决策者与企业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格局中明确方向,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能源合作新格局。
与会专家表示,该指数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结合学术、区域比较与政策及企业行动,对推动中国企业转型意义重大。报告亮点突出,诊断问题深刻、治理方案有突破、企业策略细化、战略定位清晰,契合国际形势与中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