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段文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9月28日,建设科技共性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京举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晓龙出席大会,为建设科技共性技术研究院揭牌。
去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其中指出,切实发挥科研院所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和跨行业跨领域技术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行业研究院。
中国建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英表示,建设科技共性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跨领域技术创新要求的具体实践。建设科技共性技术研究院构建了“三化四极”(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以及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极综合交叉)技术图谱,将与行业学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一批重大成果,为打造世界一流城乡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据记者现场了解,会议发布了建设科技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其中,8大任务集群包括好房子、工业软件等。
对于城乡建设共性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表示,要“立标准”:设计、施工与安装技术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应开展建筑设计、施工与安装基础研究,逐一提升我国建设行业强制性国标和行标的科技水平。要“强科技”,既包括设计技术,也包括新材料、新产品,更包括施工和安装技术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创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工厂化、模块化、机械化、智能化,彻底摆脱手工作业。要“抓项目”,将设计、施工、安装、新材料、新产品等技术集成于每一个新建和城市更新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认为,住宅的发展面临人民居住品质要求提升、人口结构变革、低碳能源转型和新技术研究应用等挑战,同时也迎来诸多发展契机,尤其是以产业化引领行业转型发展。住宅产业化是一个基于多维场景设计的系统工程,通过国家战略布局指引,重点关注多种生活场景的设计与实现、全链条协同的标准体系、全过程工程数据贯通的软件平台、新型能源模式转型、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建造体系等路径,在需求端实现全龄友好、智慧生活、灵活可变、绿色低碳等方面场景,在生产端构建“标准化生产+个性化场景”协同模型,推动居住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让百姓“居者有其屋”、“居住在未来”,为实现创新宜居的人民城市作出重要关键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