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1 03:04:50 股吧网页版
投资人急了!海辰储能IPO二度折戟 六年独角兽的上市“悬了”?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2025年9月25日,港交所的公告栏上,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的H股招股说明书已失效。这距离其3月25日递交申请刚好满六个月,也意味着这家估值曾突破250亿元的储能独角兽,继2023年A股IPO折戟后,第二次与资本市场大门擦肩而过。

  招股书失效,照出企业冲刺上市时的真实成色。海辰储能的失效背后,是宁德时代1.5亿元诉讼索赔、美国大客户Powin破产、应收账款高企等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

  四位联席保荐机构——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及中银国际,最终未能推动其跨过聆讯门槛,折射出市场对这家“宁德系”黑马的深层疑虑。

  IPO二度折戟,业绩承压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产品组合丰富,主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各类储能需求。

  海辰储能的迅猛崛起,背后投资阵容强大:不仅有盛新锂能(002240.SZ)、贝特瑞(835185.SH)、迈为股份(300751.SZ)等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还有经纬创投、朝希资本、鼎晖百孚、深投控、日初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以及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中银投资等实力雄厚的国有金融资本。

  根据招股书,2020年以来,海辰储能完成了四轮融资,累计融资约80亿元,其中B轮及C轮分别融资20.01亿元及47.75亿元。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海辰储能以25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70位。

  成立于2019年12月的海辰储能,用六年时间书写了行业“神话”: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36.15亿元飙升至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9%;储能电池出货量从3.3GWh增至35.1GWh,复合增速167%,2024年以11%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三。

  但光鲜数据下藏着致命裂痕。2024年看似实现2.59亿元归母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实则依赖4.14亿元政府补助——这笔补助相当于净利润的1.43倍。若剔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收益,海辰储能实际仍处于亏损状态。

  更值得警惕的是,2022~2023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达37.52亿元,盈利根基脆弱得不堪一击。

  比盈利质量更棘手的是现金流困局。2024年末,海辰储能贸易应收款项激增至83.15亿元,较2022年的2.23亿元暴涨37倍,占当年营收比例高达69.5%。这意味着,公司每实现100元收入,就有超60元是“赊账”。

  资金回笼周期同步恶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不足30天拉长至2024年的185.7天,意味着公司垫资给客户的资金需要半年才能收回。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大客户Powin的破产。这家2024年为海辰贡献17.3%营收的核心客户,其15亿元框架协议沦为废纸,直接加剧坏账风险。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现金及等价物仅42.94亿元,而银行借款余额高达99.83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3.11%,流动比率1.29跌破1.5的行业警戒线,现金流断裂风险如影随形。3.36亿元的年财务成本,相当于营收的2.6%,利息负担已成为盈利吞噬器。

  价格战与产能利用率的双重挤压

  储能电池业务的毛利率滑坡更暴露行业内卷之痛。为抢占市场份额,海辰储能采取激进低价策略,使储能电池均价从2022年的0.8元/Wh暴跌至2024年的0.3元/Wh,降幅达62.5%。这直接导致其核心的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仅9%,国内市场整体毛利率低至8.1%,远不及宁德时代22.94%、亿纬锂能16.19%的水平。

  产能扩张与利用率下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厦门基地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99%骤降至2024年的72.1%,重庆基地同年从88.4%跌至73.3%,整体产能利用率仅70%。但公司仍计划2026年将产能推超100GWh,在行业产能过剩已现的背景下,这种逆势扩张无异于饮鸩止渴。

  国内盈利空间被压缩后,海辰储能将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场。2024年其海外收入从1.01亿元暴增至37亿元,占比跃升至28.6%,海外业务42.3%的高毛利率成为重要利润来源。但这片“利润奶牛”场正变得荆棘密布。

  美国市场首当其冲。修订版《通胀削减法案》提高本土化比例要求,对华储能电池关税大幅上升,而海辰储能德州工厂尚在布局,短期难以满足合规要求。

  更致命的是地缘政治风险:2024年以73~75美元/KWh低价中标沙特项目的激进策略,虽抢占了市场,却引发“破坏行业盈利格局”的质疑,也可能触发更多贸易壁垒。汇率波动同样制造麻烦,2024年1.15亿元的汇兑损失,预示着海外扩张的隐性成本正在凸显。

  支撑其扩张的技术实力本身也存争议。海辰储能宣称全球申请超4400件专利,但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4.1%,不仅低于宁德时代(5.14%)、比亚迪(6.85%)等头部企业,累计12.1亿元的研发投入甚至不及同期21.5亿元的管理费用。

  更严重的是技术来源的合法性危机。创始人吴祖钰及三名执行董事均出身宁德时代,吴祖钰离职半年内即申请96项专利。宁德时代在诉讼中直指其587Ah储能电芯与自家专利产品能量密度偏差仅4.4%,远低于10%的行业技术代差阈值。

  2025年7月,前总裁办公室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采取强制措施,更让这场技术纠纷陷入罗生门。若最终败诉,海辰储能不仅面临巨额赔偿,核心技术路线甚至可能被迫调整。

  “宁德系”烙印下的扩张阵痛

  海辰储能的管理团队深深镌刻着“宁德系”印记,这既是其快速崛起的密码,也埋下了治理隐患。创始人吴祖钰曾主导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核心高管团队多有宁德背景,对产业链资源的熟稔使其能在短期内整合产能、打开市场。但这种“复制粘贴”式的管理模式,在应对独立发展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

  最突出的是风险管控能力的缺失。面对国内价格战,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反而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开拓海外市场时,对大客户依赖度攀升至17.3%,却未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导致Powin破产事件造成重大冲击。

  财务管理上,99.83亿元借款对应的却是低效的资金使用——2024年投资活动净流出26.24亿元,却未能扭转产能利用率下滑的颓势。

  内部治理的隐忧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7.9亿元的行政开支占营收6.1%,管理费用率远超研发费用率,反映出扩张期的费用管控松散。而冯登科事件暴露出的商业秘密管理漏洞,更折射出公司在合规体系建设上的短板。

  海辰储能的困境,本质上是中国储能行业狂飙后洗牌的缩影。2025年上半年18家赴港IPO的储能企业中,仅两家成功上市,行业“冰火两重天”态势明显。对海辰而言,多重风险的交织已使其站在生死关口。

  73.1%的资产负债率、185天的回款周期、42.94亿元现金对应99.83亿元借款,三重压力叠加使资金链极度紧绷。若再有大额应收账款逾期或政府补助延迟,公司将直接面临流动性危机。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仅净流入1.1亿元,根本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后续融资若遇阻,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上,若专利诉讼败诉,核心产品可能面临禁售风险,而4.1%的研发投入难以支撑技术迭代,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冲击下将逐渐丧失竞争力。市场上,国内价格战未见缓和,海外关税壁垒高筑,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不足30%的情况下,难以对冲国内业务下滑压力。产能利用率不足75%却仍计划扩产至100GWh,更可能加剧亏损。

  资本市场对海辰储能250亿元估值的认可,建立在高增长预期之上。但剔除补贴后主业亏损、依赖低价竞争、技术独立性存疑的商业模式,在行业洗牌期已难获信任。若无法证明“无补贴状态下的盈利能力”“专利纠纷中的技术独立性”“海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这三大核心命题,其估值将面临大幅下修。

  海辰储能的故事,是中国新能源资本热潮中的一个缩影。它用六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年才能走完的路,却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高杠杆、低利润、强依赖。招股书失效不是失败,而是一次“强制体检”。

  在储能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回归”的拐点,海辰储能能否借这次“暂停”完成自我进化,将决定它究竟是昙花一现的资本泡沫,还是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星。

  时间不会等待“神话”,市场只奖励“真实”。海辰储能的下一步,仍需回归“价值本质”。否则,这场资本狂飙,终将成为一场华丽的自我消耗。(《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