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临近,A股市场进入节前节奏,上周市场已显现节前特征。受资金避险情绪与流动性管理需求影响,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成交量大概率进一步下滑,交易活跃度或维持低位。
上周股指市场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震荡分化,上证指数上涨乏力,维持震荡整理态势,而受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创业板指数连创阶段性新高,结构性行情显著。二是前期热点板块回落,算力硬件、人工智能、稀土永磁等板块出现较大幅度回调,资金获利了结意愿增强。三是市场成交量逐步收缩,创业板指数连创新高时,周度成交额环比下降约10%,量价背离反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出现上述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节前部分机构为规避假期风险(海外市场波动等)、应对基金赎回需求,主动降低仓位。不过从历史规律看,节后避险资金回流、机构仓位恢复,A股主要指数多数反弹,短期内市场情绪与交易活跃度会修复。

表为国庆节前后上证指数表现
分析2013—2024年国庆节前后的数据可知,节后开盘首日上证指数上涨的概率为75%,创业板指数上涨的概率为58.3%。从月度情况看,上证指数9月若上涨,则10月份上涨的概率为33.33%,9月若下跌,则10月上涨的概率为76%;创业板9月上涨后10月继续上涨的概率为57.1%。此外,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上涨的概率有所下降。
从9月的市场表现看,截至9月26日,上证指数下跌0.77%,创业板指数上涨9.04%,中证500指数上涨2.8%。对照历史数据分析,节后开盘首日主要指数上涨的概率较高,但上证指数节后5个交易日及10月上涨的概率或下降,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表现大概率强于沪深主板,有望继续成为市场主线。
政策方面,近期“十五五”规划受到市场高度关注。9月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强调,后续政策“等待中央统一部署”。笔者认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均将以组合形式协同发力,且诸多政策均将结合“十五五”规划布局,兼顾稳增长与产业升级。政策积极信号将激发10月市场动能。此外,假期消费、旅游数据若超预期,将催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板块。
期权策略方面,9月以来,A股期权隐含波动率处于历史高位,中证1000股指期权及创业板ETF、科创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持续高于年均水平。从波动率回归逻辑出发,节后应重点关注卖出波动率策略,如构建“卖出认购+认沽期权”的双卖组合,获取波动率下降及时间价值衰减收益。
预计节后股指涨幅将随时间的拉长而逐步收窄,单边多头策略需注重风险防控。持有ETF现货或股指期货多头的投资者,可构建多头备兑策略,通过卖出认购期权,保留上行收益空间的同时,用权利金对冲潜在回调风险,实现“盈利保护+增强收益”,把握节后结构性机会。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