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前夕,国网上海电力自研的“天擎”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正式投用。谁能想到,这一款机器人刚刚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发首秀,仅仅两个月就正式上岗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工程师何冰团队研发的“天擎”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正稳稳地站在1000千伏安塘线导线上,用机械臂将一根2毫米细的销钉精准插入4毫米的销孔。全程仅用20分钟,就消除了一处可能引发线路故障的安全隐患。
作为国内第二条1000千伏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安塘线是外电入沪的“高速公路”,单日送电负荷能达到上海最高用电负荷的近十分之一,相当于给数百万上海家庭供电。不久前,输电运维人员发现这里的导线上有个销钉脱落了,可能导致铁塔部件掉落、导线断线,后果不堪设想。
随即,运维人员带着“天擎”机器人抵达现场,通过大型无人机将它送到导线上。“天擎”自带导轮可以在导线上自由移动,通过搭载的深度相机、可视化相机、激光雷达等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在百米高空识别出毫米级的销钉脱落隐患,并将销钉插入销孔中,实现如穿针引线一般的高精度作业。“过去,我们通过人工作业方式解决这样的隐患需要数个小时。现在通过‘天擎’机器人,可以将作业时间缩短至20分钟。”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现场工程师杜袁天说道。
据介绍,“天擎”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在电网中成功应用,经历了无数次试验优化。现在它能稳定识别缺陷、精准作业,未来还要挑战长江大跨越杆塔、极端灾害天气等更复杂的场景。
与此同时,位于上海东部的张江科学会堂,在国庆期间也将上演上海国际光影节重要灯光秀,因此跃升为上海假日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然而,光影节开幕式及核心展示区域设在科学会堂室外楼顶花园,且恰逢黄金周多雨天气,浦东供电公司张江中心能源管家团队除了常规的户外电力设施的安全检查之外,还特别依托“线上监测+线下巡检”联动机制,通过智慧保电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精准监控会场及周边区域的用电负荷变化。工作人员在后台可清晰掌握活动现场大屏回路、灯光回路的实时电流与电压数据,确保电力供应全程“零闪动”,保障灯光秀流畅完美呈现。
“今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与正在举办的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形成‘四节同庆’效应,必然能点燃上海假日旅游热潮。”国网上海电力负责人表示,具身智能、数字孪生等“硬核”科技的加速落地,能更好确保城市电网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