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1 13:12:00 股吧网页版
“世界第一”,不只是一座桥!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一桥飞架,天堑通途。

  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分钟;凝聚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体验多种极限运动,还能在775米高空体验“云端咖啡”......

  国庆节假期到来前夕,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一工程再次刷新世界桥梁纪录——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距水面高625米——无论横向跨度还是纵向高度,皆为世界第一。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标志着在复杂艰险的喀斯特峡谷地带,我国桥梁建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卓越实力。

  远眺花江峡谷大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淬炼桥梁建造新技术

  “从勘察设计到落地建成,公司团队直面多项世界级挑战。”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勘设股份)总工程师杨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杨健介绍,建设过程中,针对峡谷瞬时14级强风的极端环境,团队通过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精准掌握峡谷风场规律,结合风洞试验合理选取气动措施,保障了桥梁的抗风性能。此外,针对两岸复杂的地形条件,团队因地制宜,创新地提出了“非对称锚碇”,让结构受力、生态环保、工程造价实现最优组合,多项创新成果获业界认可。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国方案含“科”量上升。记者了解到,花江峡谷大桥合计创造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省级工法。其中,6项技术属“全国首创”,包括:首创轻量化锻焊结构索鞍、首创“以专业激光雷达进行风观测研究”、首创研发第四代“智慧缆索吊装系统”、首创智慧缆索检测系统、绿色高性能岩石粉矿物掺合料关键技术和“先猫道后索鞍”施工模式。

  技术赋能,效果显著。例如,第四代“智慧缆索吊装系统”,运用“高清摄像头+北斗系统+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全天候智能监控和一键吊装,减少了用于高空作业的人数,吊装对接时间缩短1小时,精度达到毫米级。

打造“桥旅融合”新样本

  这座“超级工程”桥梁,还不仅是一座桥。

  “桥梁以受力合理的‘门’型结构为基础,将峡谷岩层地貌融入设计,以竖向线条构筑刚直、层叠的构造,呈现出简洁而现代的美学风格。”杨健说,从“通行设施”到“云端综合体”,公司同步设计的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是本次工程的一大亮点。

  夜幕下的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勘设股份供图

  杨健表示,按照“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理念,云渡服务区不仅具备传统的停车、加油、休憩功能,更创新性地将“超级工程”与峡谷风光、极限运动、科普研学等深度融合,东联黄果树瀑布,西联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景区,构成了一条“黄金旅游带”,预计年接待量超百万人次。云渡服务区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沿线农产品销售、餐饮民宿、文创产品等产业发展,开启贵州“桥旅融合3.0”时代。

  大桥通车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打卡体验。游客可乘高约207米的观景电梯至空中栈道,体验高空蹦极、高空竞速跑道、高空荡绳等多种极限运动,俯瞰峡谷风景;乘观景电梯至桥塔,可在约775米的高空,体验世界级冠军咖啡“乔治星际咖啡”。

  桥下,游客可探访花江铁索桥遗址、摩崖石刻;入住花江镇五里村,推窗见桥。

  如今,“桥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与新引擎。业内人士表示,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是贵州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的关键支点。

展现贵州发展新风采

  花江峡谷大桥于2022年1月18日开工建设,2025年9月28日通车运营,共历时3年8个月。这一速度,凸显了贵州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决心。

  贵州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贵州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到补短板、畅循环上来,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花江峡谷大桥从规划之初就注重与文化体育旅游相结合,既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又是“桥旅融合”的典范。有关方面要以此为榜样,深入推进桥旅、文旅、体旅等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全面发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山地王国”换上新装——“高速平原”。上世纪50年代初,贵州仅有300余座桥梁;80年代,有2900多座桥梁;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的桥梁超3.2万座。现在,贵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9000公里,已建和在建的桥梁长度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

  远眺花江峡谷大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贵州旅游业大为受益。原本偏远散落的文旅资源“串联成珠”、组成“山水长桌宴”,诞生了文旅IP“黄小西吃晚饭”,绘就多彩的贵州新图景。

  大桥通车是新的起点。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加速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从建设向“建设+运营管理”转变,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要更大力度推动交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更好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交旅融合”新格局

  依托交通“大动脉”,各地“交旅融合”业态涌动。

  例如,9月29日,G8513线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245.8公里,从成都至九寨沟县的车程由原来的8小时大幅缩短至约4小时,从绵阳出发约3小时即可抵达。

  这条被称“川西天路”的高速,不仅改善了周边194万余名群众的出行,还串联起沿线3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一路皆景、一路通景、一路向景”的“交旅融合”新格局。

  又如,9月29日,湖南炉慈高速公路通车。该高速公路通车后,将成为串联长江三峡、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的“黄金旅游通道”,进一步激活区域旅游经济,助力张家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9月28日,沈白高铁与G331国道吉林段两大交通动脉的同步开通,使长白山旅游板块从单一景区向全域旅游目的地集群演进。从“景区观光”到“全域体验”,长白山周边的业态正在深度进化。

  政策不断加码,“交旅融合”提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四川出台《“打造精品线”交旅融合建设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明确建设一批“交旅融合”示范区、打造精品线路,全面提升四川“交旅融合”品牌。

  7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贵州省“交旅融合”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时提到,贵州将继续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化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丰富交通旅游产品供给。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