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1 23:45:50 股吧网页版
自然堂赴港IPO:家族控股超八成,欧莱雅斥资超4亿入股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然堂”)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瑞银集团出任联席保荐人。

图片

  过度依赖单一品牌

  营销投入挤压利润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零售额计算,在中国化妆品市场,2024年排名前五的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占据约10.1%的市场份额,自然堂则是该年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集团营收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然而,净利润表现却如坐“过山车”。2023年其净利润同比激增117%至3.02亿元;但2024年因加大品牌营销投入,净利润骤降37.1%至1.9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回升至1.91亿元,净利率7.8%。

图片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毛利率从66.5%提升至70.1%,但同期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分别高达57.0%、54.2%、59.0%及55%。2024年,营销费用同比激增12.9%至27.17亿元,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14.3倍。

  尽管自然堂在招股书中强调“科技转型”,称拥有154名研发人员、229项专利,并自主研发喜默因、蓝科雪等核心成分,但其研发投入仍显薄弱,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仅3.48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8%、2.1%和2.0%。

  分品牌来看,自然堂集团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等品牌,覆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全品类。其中,主力品牌自然堂贡献超九成收入。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自然堂品牌营收分别为40.60亿元、42.61亿元、43.90亿元、23.2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4.6%、95.9%、95.4%及94.9%;珀芙研等其他品牌营收仅为2.20亿元、1.71亿元、1.94亿元及1.19亿元,分別占同期总收入的5.1%、3.9%、4.2%及4.8%。

  渠道方面,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自然堂线上直营收入占比从42.4%升至54.3%,成为第一大渠道;线下经销商收入占比则从32%降至16.9%。此外,存货周转天数由2022年的146.6天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1天。自然堂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归因于由一盘货系统驱动的周转效率提升。

  股权高度集中

  家族控股超八成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5月,创始人郑春颖成立上海自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旗舰品牌自然堂。2004年其创办伽蓝集团,并收购自然堂生物持有的知识产权。伽蓝集团继承包括自然堂品牌在内的所有业务。2023年,伽蓝集团更名为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自然堂股权结构呈现鲜明的“家族企业”特征。集团的成立及发展由控股股东及董事郑春颖、郑春彬、郑春威及郑小丹带领,彼此互相为家庭成员。截至上市前,四人合计持有公司约87.82%的投票权。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堂在IPO前引入欧莱雅与加华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欧莱雅旗下美町累计投资4.42亿元获得6.67%股份,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4.20%股份,本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71亿元。

  这家创立24年的品牌虽以71亿元估值吸引欧莱雅、加华资本等巨头入股,但在国货美妆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自然堂能否靠“科技牌”打动投资者,成为市场焦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