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段论”是很多买房人默认的共识:地段越核心,房子的流通性越强。放到上海新房市场,外环内外的热度差异,从侧面印证这一观点。换个视角看,外环外市场其实也是检验楼市政策实际效应的关键指标。
8月25日楼市 “沪六条” 出台后,有一些声音出现,唱衰外环外市场,认为这些区域很难承接政策红利。
真实数据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监测,今年9月,上海外环外的新房楼盘日均成交比8月多了40%。二手房的表现不俗,单月卖出1.8万套,交易量占到全市的57%。
在这样活跃的交易之下,如何理性看待滞销楼盘,也成了新的话题。
“崛起”的外环外市场
“沪六条”出台之后,响应速度最快的其实是开发商。
8月25日新政发布当天,多个楼盘迅速响应,打出“24小时不打烊”的营销海报,个别项目销售人员还向潜在客户释放出“限时优惠回收”信号。9月17日当天尤其热闹,南山璞缦、保利海上印、翡云悦府等9个楼盘宣布认购,吴淞道1号等4个项目宣布开盘。由此可见,开发商纷纷入局,抢滩“金九”的意图明显。

8月25日新政发布当天,多个楼盘迅速响应进行营销

8月25日新政发布当天,多个楼盘迅速响应进行营销
新政叠加开发商的策略和速度,确实激发了市场热情。权威数据显示,9月份共有43个项目入市,认购比0.75,高于今年以来的0.71。
9月26日,位于宝山杨行的金茂棠前项目130套房源“日光”,“红透”北上海。“这是项目第四次开盘,新政发布的第二天刚好是第三批次房源开盘,但发布当天,有100多组客户过来咨询情况,有些客户还是来自距离比较远的张江、杨浦。”项目营销负责人王丽萍告诉记者,看到这样旺盛的市场需求,公司才决定顺势推进加推申请、加快取证节奏。
金茂棠前热销
金茂棠前热销
二手房方面,外环外市场同样表现不俗。浦东川沙镇板块紧靠外环,上海链家该板块经纪人倪彦鹏说,新政前一个月最多成交15套,新政后网签量已经冲到约60套,创下板块新高;带看量也明显增加,现在周末的带看量差不多相当于过去一整周的总和。
“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政之后,二手房在外环外的成交在全市的占比,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上升明显,接近20%。”太平洋房屋品牌总监金宇说。成交主要集中在500万元以下,置换链条有被加速推动的迹象,换句话说,有更多业主希望借助新政完成置换。
那么谁买房最积极?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从全市来看,改善需求开始释放。外环外一、二手住房成交中,“沪六条”扩容支持的非沪籍新市民、多子女家庭、成年单身人士、改善型住房需求群体增购住房约占14%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外环外限购取消、公积金可提取支付首付是最大利好。”王丽萍说,项目认购中有很多原来没有购房资格客户的因为新政有购房资格了,很多客户都反馈,提取公积金缓解了首付压力,购房也相对轻松了很多。
新政的另一重要影响,是推动了观望购房者的决策。“有些客户我们叫‘百家客’,就是一个门店里大部分经纪人都有他的微信,然后带看过很多房源。新政落地后,这部分客户的决策速度快了不少,有的直接签了购房合同。”倪彦鹏说。
靠政策更靠产品力
不可否认,从2024年开始,即便多轮新政陆续落地,上海楼市的“冷热分化”仍然存在。
实地走访市场就能发现,一边是新房项目“开盘即罄”,另一边不少售楼处却门可罗雀,甚至出现因认购不足取消摇号的情况。但这绝非政策传导失效那么简单,更多时候,是楼盘自身的短板让其难以承接政策红利。
比如,位于嘉定菊园的日月光伯爵天地汇景华庭,今年以来销售情况不佳。截至2025年10月,四期房源网签去化率约52%,剩余可售房源仍有 112套。业内人士分析,其销售户型难以满足当下市场需求,89平方米的户型为两房两卫,118平方的户型为三房两卫。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位于外环外就一定会滞销。从上海近期楼市表现来看,部分外环外项目反而凭借亮眼表现打破了区位偏见。最近,位于外环外闵行旗忠板块的闵房尚园项目正在认购,认购首日认购率已破100%,主打叠加、联排、合院低密产品。
近期,上海内环也出现了销售不及预期的新房项目。9月24日,位于杨浦内环东外滩板块一个名为尚发馨苑的项目开盘,虽然备案均价低于周边平均水平,且都是现房,但也没有打动消费者,40多套房源仅吸引11组客户摇号。
市场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周边界面陈旧,且此次推出房源为一栋楼,缺乏完整社区规划。而且东外滩是杨浦崛起的热门板块,保利、招商、瑞安等品牌开发商汇聚在此。从外观上看,尚发馨苑的设计理念偏落后,品质并不突出,很难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尚发馨苑的设计图

尚发馨苑的实景图
由此可见,地段确实是买房时的重要考量,但并非绝对标准。一个楼盘的销售情况,更多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住宅产品是否贴合当下刚需或改善群体的需求,周边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是否成熟,还有开发商品牌的信誉度与交付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和地段一起影响购房者的选择。
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往往能通过综合住区的打造,在不同板块挖掘居住价值。即便跳出传统核心区,也能打造出市场认可的品质住宅。像瑞安在青浦打造的蟠龙天地,将商业、生态与住宅融合;中海在普陀真如布局的环宇城MAX与中海臻如府,是以大型商业配套+高品质住宅的组合,带动了板块能级提升。
这些案例都说明:好的产品与运营,能有效弥补区位认知差,成为楼盘热销的关键推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在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且购房者日趋理性的前提下,政策带来的短期热度、低价引发的临时关注,都难以成为市场持续向好的支撑。想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跳出“依赖外部利好”的思路,转而深耕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