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2 00:38:43 股吧网页版
湖北唯一!田淑娴入选“全国十佳农民”宣传选树项目人选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崔逾瑜通讯员董猛

  100种不同来源的水,哪一种来自自家虾池?

  田淑娴“快、狠、准”,仅用3分钟时间,完美锁定。

  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技武装农业。田淑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党代表、湖北省妇代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赤壁市梦泽南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她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以科技兴农为基石,以振兴乡村为使命,用青春与智慧生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采,在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获评“全国十佳农民”宣传选树项目人选。

  学研结合,把高校实验室搬到田间

  田淑娴的农业梦,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萌发。

  20年前,她看到父母在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浸透了衣衫,只换来微薄的收入,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种子——总有一天,她要重新耕耘这片土地,让沉甸甸的稻穗代替叹息,让泥土中长出希望。

  高考时,她填报了生物技术专业;随后在浙江海洋大学攻读捕捞学硕士,研究方向聚焦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温州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她潜心研究潮间带马尾藻藻场的修复,以及贝藻、鱼虾等生物之间复杂的关联,逐渐构建起一套关于生态调控的知识体系。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悟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是农业生生不息的根基”,也为她日后返乡创业悄然铺路。

  如今,田淑娴的合作社建成一座小小的生态农业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水质检测室等依次排开,自主设计的光生物反应器静静运转。在这里,保存着在当地有生存优势的光合细菌菌种和小球藻藻种,菌与藻在精密的调控下快速扩繁,让农业微生物的应用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田间日常。

  返乡创业在挑战中锻造生态新模式

  2017年创业之初,田淑娴只有十几亩薄田和一间简陋办公室。白天,她在田埂间挥汗如雨;夜晚,她在蛙声中调水,在月光下培养菌种。

  藻类不时爆发,鸭群时有病恙,但她始终不曾低头。坚守着绿色、低碳、科技与智慧的发展理念,她一步步将传统稻田,进化成一个高效循环的“菌—藻—稻—虾—鸭”共生系统。

  如今,这片土地已实现了一亩产出清水小龙虾200斤、优质稻谷1000斤、无抗生素鸭30只,综合收益约6900元。扣除租金、饲料、人工等成本,每亩利润达3900元,较传统种植提升了5倍以上。更可贵的是,化肥使用减少60%,农药渔药减量80%,土壤微生物群落得到保护,地力逐年增强。

  随着生态的复苏,白鹭翩跹而归,萤火虫点亮夏夜,田野从萧瑟变得欣欣向荣。目前,合作社已吸引200名社员加入,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辐射带动以服务推动全域绿色转型

  打开了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之后,田淑娴开始带领乡亲们,以科学的眼光与更开阔的格局,共同迈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

  她引入工业化思维与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农业焕新升级,构建起“市场+智慧农业大脑+社会化服务+农场”的一体化模式,建成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现代农场。

  她建起8200平方米的水稻育秧与鸭育雏一体化大棚、260平方米的禽蛋加工厂、690平方米的粮食仓储加工中心,定制开发了贯穿绿色低碳理念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组建“田间工作队”。

  她积极联合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推动前沿农业科技落地,每年培训农民超千人。

  在田淑娴的带领下,赤壁掀起一场稻、虾、鸭产业的绿色革命:低碳耕作、生态循环、化肥农药减量、土壤永续利用等理念,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绿色大米与清水虾鸭产品走俏市场。

  良好的生态基底与先进技术,催生了基地的生态体验与服务功能升级。田间厨房、农事科普、休闲农业、直播带货等多元业态,在娴子生态农场中蓬勃生长,一幅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徐徐展开。

  着眼未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3年,田淑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的目光越过田埂,投向了更广阔的农业政策视野。

  为了把泥土里的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她一次次走进村舍农家、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将基层实践中凝结的智慧与期盼,汇集成一份份扎实的建议。

  她重点关注“加快全国农地信息集成建设与应用”“推广稻田种养循环模式以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秸秆高值化利用”以及“创建智慧农业大模型试点县”等田野难题,迅速获得相关部委的重视。

  她呼吁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推动秸秆离田高值利用与有机肥科学还田,助力农业走向绿色低碳;建议建设区域性农机调度中心,以县域为单元开发智慧农业大模型,支持创建试点县,逐步实现技术普适化、成本可控化、模式可复制化。

  她训练智慧农场AI模型,参与承担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生态低碳大食物系统项目”,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里,田淑娴始终以“小田地”写就“大文章”。当年那个26岁选择回归乡野的“新农人”,不是偶然,而是科研成果落地的愿望与赤子情怀交汇的必然。

  梦想指路,万山无阻。她的实践印证: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智慧能让汗水绽放光芒。未来,菌藻摇曳的田间将与AI算法共振,演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更多绿色可能。

  【责任编辑:贾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