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万显明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廖仕祺通讯员马遥遥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的持续推进,健康减重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在这股热潮下,各类宣称“轻松瘦身”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一款名为“呼吸哑铃”的产品,以“每天10分钟,躺着瘦肚子”的口号,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走热,成为不少减肥心切者追捧的“新宠”。
这种呼吸哑铃真能轻松达到减肥效果吗?对此,武汉专家表示,呼吸哑铃其实是临床常用呼吸训练器的家用衍生款,其核心功能是改善呼吸功能,仅靠呼吸训练来减重并不靠谱,盲目使用还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呼吸哑铃网上爆火
原理类似于呼吸训练器
记者点开淘宝电商平台,搜索“呼吸哑铃”,立即弹出了上百款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月销量最高超过了一万件。产品页面充斥着“高效瘦肚子”“7天雕刻马甲线”“盆底肌修复”等诱人标语。不同品牌的产品外观基本相似,有的搭配上了电子显示屏,增加智能计数功能,还有的把塑料材质升级为电镀工艺,由此卖出了更高的价格。
“健身教练都在用的练腹方法”“每天坚持100下,分离的腹直肌关闭了”“吹了三周,腰围掉了10厘米”……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呼吸哑铃已然成了直播间的常驻热销产品,网络主播在宣传时甚至增加了瘦脸、产后修复盆底肌等字样,不少网友抱着“反正价格不贵,不妨买回去试试”的态度点击购买,期待着不费力就能锻炼全身的效果。
“呼吸哑铃的原理类似于临床使用的呼吸训练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倪吉祥介绍,临床常用的呼吸训练器多为“三球式”,通过红、黄、绿三色小球对应不同呼吸阻力,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患者,以及肺部手术、机械通气后的康复人群。
吹“哑铃”练不出马甲线
不当使用或存隐患
通过呼吸哑铃进行呼吸训练真的可以瘦肚子吗?倪吉祥主任表示,腹部脂肪主要堆积在大网膜、肠道周围,需通过有氧运动消耗热量,再配合抗阻训练强化腹肌线条。呼吸哑铃的核心作用是增加吸气、呼气阻力,锻炼膈肌和肋间肌。这两种肌肉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关键,通过训练能提升肺活量、改善呼吸效率,但它们的运动强度极低,消耗的热量微乎其微。因此不可能通过呼吸训练练出马甲线,更不可能减少腹部脂肪。
倪吉祥主任提醒,医院使用呼吸训练器时,会根据患者的肺功能、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控制呼吸节奏、调整阻力强度等,但普通消费者自行使用时,若为追求“效果”盲目加大强度,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快速、用力吹气或过度训练,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发手脚发麻、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痉挛。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有肺大泡、气胸病史的人群,不规范的屏气呼吸或高强度吹气,可能导致胸腔压力骤增,引发肺大泡破裂,甚至诱发气胸;直接使用高阻力档位,易导致膈肌、肋间肌过度疲劳,出现胸部刺痛、呼吸受限等问题。
关键是管住嘴迈开腿
还要保证高质量睡眠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减重?武汉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吕晓玉建议,首先要管住嘴,从源头控制总热量,避免不吃早餐、压力性进食、吃宵夜;其次要主动规避“热量炸弹”,如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蛋糕、奶茶等高糖食物,热干面、糍粑等高油主食;遵循“高营养密度”原则,优先选择蔬菜、优质蛋白、全谷物,在控制热量的同时,保证身体获得充足营养,避免减重期间营养不良。
“光靠少吃不动,不仅容易反弹,还可能流失肌肉,降低基础代谢。”吕晓玉副主任医师强调,每周需累计150-300分钟运动,平均到每天为30-50分钟,可拆分为15-20分钟/次,更易坚持。运动类型要科学搭配:有氧运动负责高效消耗热量,为热量缺口“助力”;抗阻训练能维持或增加肌肉量,肌肉量越高,基础代谢率越高,越利于长期减重;每次运动后还需进行10分钟左右拉伸,缓解肌肉酸痛、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很多人忽略了睡眠对减重的影响,其实睡不好,减重很难成功。”吕晓玉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天需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致胖激素”皮质醇分泌增加,刺激食欲的“胃饥饿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饱腹激素”瘦素分泌,易导致食欲旺盛、体重上升。此外,部分肥胖人群存在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即使睡眠时间达标,睡眠过程中频繁缺氧、觉醒,也会影响代谢与减重效率,需及时就医改善。
吕晓玉副主任医师强调,评估减重效果时,别只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更要关注体脂率、腰围/臀围,以及尿酸、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的改善。这些指标的变化,比单纯体重数字更能反映减重的健康价值。减重达标后,仍需维持“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的习惯,将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才能避免反弹,稳定保持健康体重。
【责任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