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门店导购的引导,讲究专业。”
在上海港汇5楼的索康尼门店,店长施鑫向《21CBR》记者说,他们会要求导购仔细询问客户需求。
“我们会有定期培训,店员从企业文化、品牌故事、产品性能到赛事情况,都能侃侃而谈,对于跑步的习惯和配速等题,询问会较详细,并进行推荐。”
这家门店,是索康尼华东首家月球概念店,其设计灵感,来自1965年宇航员穿着索康尼鞋首次“太空漫步”。
过去5年,在上海最贵的商场之一,这家门店不断拓宽,店面从80平方米提升至200平方米,起初在不起眼的角落,现在配置了一个大门头。
“港汇门店的会员中,年消费15000元以上的高客,占比达到10%。”施鑫透露,店铺已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始创于1898年的索康尼,在中国正成高端跑鞋新星。过去四年,其在华呈现出每年倍增的凶猛态势,年营收已越过10亿量级。
拓展场景
索康尼是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2004年、2014年,其两次入华,都铩羽而归。
命运的转变,发生在2019年,特步接手其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运营。
管理团队分析,两度出师不利,在于价格不匹配、重分销轻品牌等,于是,其提供更具象化的定位——“跑者头等舱”;今年,又升级为“百年跑鞋世家,精英运动生活”。
“我们锁定‘双精英人群’,他们既追求运动表现,也崇尚品质生活。”
品牌方告诉《21CBR》记者,希望以“专业跑鞋+精英生活方式”双轮驱动,拓展高端运动生活场景。
索康尼团队采用两条腿走路,以“专业跑步产品+生活线产品”,满足消费者运动、生活场景的切换。
目前,其涵盖四大系列——竞速跑步、跑步训练、都市生活、复古休闲,设计上植入更多潮流元素,且联盟Nathanbell、Nico and...等艺术家和品牌。
索康尼一直延续当家的GRID缓震技术,后又推出 PWRRUN PB、PWRRUN+、incrediRun 等中底科技,更好适配竞速、越野、训练和日常通勤场景。
“我们把原本只服务于专业跑者的科技,配置到生活场景产品中。”
据介绍,其新推的都市生活1898系列,即是用PWRRUN HG的中底科技,提升穿着者脚感的舒适度。
同时,运营团队拓展产品价格带,降低消费者入手的门槛。
《21CBR》记者查询天猫官方旗舰店,索康尼销量前十的商品中,主要价格区间在400—750元之间;1000元以上的索康尼胜利22系列,已售过万件。
相对而言,线下门店定位更高,客单价也高。
以上海港汇店为例,施鑫告诉记者,门店热销的价格段在1000—1300元之间,其中胜利系列销量最佳。
起势凶猛
索康尼定义的“专业”,更显松弛。
“我们的客群主要是30—45岁的消费者,部分是竞速跑者,更多是慢跑或者日常通勤穿着。”施鑫表示。
“彭于晏同款”也是高效转化标签,显著带动胜利系列跑鞋的销售。
跑者规模扩大,其团队一直在探究如何迭代,不断打造更舒适、更适合大众慢跑的产品。
今年7月,索康尼推出新一代的胜利23系列,其设定的核心理念,即是“胜利,从容定义”,着眼的重点场景,即适配长距离慢跑、有氧慢跑和日常通勤穿着。
“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索康尼相关商品,在8月的销售增长超两成,且呈现复古潮流与专业性能并重的特点。
如今,索康尼已成特步集团内部新贵,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自2019年重启中国区直营,其复合年增长率均超100%,2024年营收首破10亿元,且已实现盈利。
1-6月,索康尼所在的专业运动分部,收入7.85亿元,增速超过3成,营收占比在11.5%左右。
集团高层也在给予更多资源扶持。
年初,特步以配售股份及发行可转债,合计筹资约10亿港元,其一大用途,就是发展索康尼DTC业务,及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组合。
据透露,服装系列已成为新引擎,高层专门打造了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供应链团队,挖掘精英人群对功能性服饰的需求。
就在9月,索康尼推出全新品类——Wooolly运动羊毛系列,联合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共同定义“运动生活羊毛”这一新面料标准。
其羊毛衫适配日常生活,也满足跑步、普拉提、瑜伽、骑行等场景。
《21CBR》记者注意到,在上海港汇等大店内,鞋和服装的SKU,各占一半,平分秋色。
社群加持
2024年,索康尼升级门店,完成在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的线下布局。
“在高端商场呈现高级别大店,加以社群、品牌推广,充分与目标客人互动。”
品牌方告诉《21CBR》记者,会持续开设高级别门店,集中选址在高端商场,如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深圳万象城等。
截至6月底,索康尼在中国内地有155家门店。
其也建立了跑团组织,整合社群、电商、门店、赛事资源,线上线下联合运营,以推动精英跑者与大众圈层的双重渗透。
例如,在专业赛事上,索康尼赞助了“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吸引专业跑者。
“悦跑圈”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满贯马拉松,破3选手的跑鞋穿着率,索康尼排名第三,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
同时,其深耕社群 Saucony Run Club,落地“跑懂每座城”活动,今年,又加推咖啡跑、城市骑行探索等活动,且在小红书等发起“踏青跑”“新手开跑会”等线上互动。
《21CBR》记者注意到,在港汇门店里,有一面墙,专门公布每月社群安排,有趣味主题跑、间歇例跑等。
“每个月会组织20—30名会员参加活动,我们提供试跑鞋,安排教练给予专业指导。”
施鑫表示,他们会请摄影师记录活动,便于会员分享,试跑后其对跑鞋的反馈,发回总部,配合后续迭代。
在每个重点城市的核心店铺内,索康尼均设置跑步心智墙,呈现“跑懂每座城”的IP。
比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梧桐落叶、广州的虾饺、成都的熊猫、重庆的出租车等,呈现当地有特色的跑步线路图。
“我们会持续拓展更多生活运动场景,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索康尼相信,基于城市文化的社群化运营,其对跑者一样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