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材料”)更新上交所科创板IPO招股书(申报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在递表上交所前,未来材料曾两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据公开资料,2020年,未来材料申请办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但此后上市计划搁浅。2023年9月,未来材料再次申请办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备案登记,但最终未能上市成功。
2025年3月,未来材料重启上市辅导。5月,公司上市辅导工作完成。
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发布了《关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第43号)》,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其中就包括未来材料。
据招股书,未来材料前身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公司现主要从事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关键材料、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股权结构方面,未来材料无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东岳集团创始人张建宏。张建宏之子张珂为其一致行动人。
业绩方面,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各期,未来材料分别实现营收约5.24亿元、7.2亿元、6.4亿元、3.49亿元,净利润约1.43亿元、2.3亿元、1.65亿元、9266.91万元。其中,2024年,该公司营收、净利同比分别下滑约11.11%、28.26%。

未来材料解释称,受化工材料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竞争对手产能陆续投放及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影响,2024年公司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关键材料、ETFE和PPVE等产品面临较大的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导致公司2024年业绩有所下滑。若下游需求持续减弱,则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随着国内外厂商在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关键材料领域的积极布局,市场供给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或市场饱和导致竞争加剧,均可能导致公司出现盈利能力下降、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未来材料连续3年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4342.89万元、4428.57万元、2214.28万元,合计约1.1亿元。
此次闯关科创板,未来材料拟募资24.46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连年分红后又拟募资补流,未来材料此举合理性和必要性待考。
技术方面,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来材料共拥有已授权境内专利187项(其中发明专利17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境外(PCT)专利5项。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未来材料拥有的专利权中,近七成是靠继受取得。其中,有20项境内专利系自东岳高分子继受取得,106项境内专利及5项境外(PCT)专利系自华夏神舟继受取得。
未来材料表示,公司已足额支付转让价款,该专利权人变更的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成,公司受让取得该专利不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上述专利受让取得符合公司业务模式发展需要,未对公司持续经营及独立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未来材料提示称,报告期各期,公司存在产品销售退回和换货情形,其中,退货金额分别为62.40万元、651.88万元、808.46万元和186.98万元,换货金额分别为669.50万元、2010.62万元、2988.44万元和1104.59万元,合计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41%、3.71%、6.18%和3.75%,主要退换货产品为ETFE、液流电池膜、PPVE和燃料电池膜等。
未来材料表示,公司上述产品尚处于研发和市场应用推广阶段,质量标准未完全定型,生产技术和工艺未完全成熟,导致产品品质难以稳定,同时,公司产品的主要下游行业为新兴行业,行业发展迅速,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品质要求持续迭代,从而导致公司过往销售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虽然产品按照合同已实现销售,但为了维持客户关系和开拓市场,公司接受了下游客户对部分已销售商品的退换货。报告期后,上述退换货情形仍有发生。
合规方面,招股书显示,未来材料报告期内受到一项行政处罚。
2025年1月16日,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淄市监处罚〔2025〕8号),因未来材料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2023年度报告中“股东及出资情况”项公示内容不准确,违反了《公司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该局依据《公司法》第二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未来材料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未来材料表示,公司已于2025年1月23日完成了上述罚款的缴纳,相关违法行为已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