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2日电 过江通道“行路难”,又一次成为“黄金周”出行无法绕过的话题。作为长三角北翼的核心过江通道,也是预测流量最大的过江通道,苏通大桥的拥堵现象具有区域代表性。10月2日,南通交警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苏通大桥实测的实时过江流量为近15.7万辆,较预计值高出0.9万辆左右,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4.7万辆。
2024年,长三角已建和在建高铁覆盖了区域内所有设区市,宣告“轨道上的长三角”实现新突破;2025年9月,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江苏建成的过江通道则已增至20座。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为何过江通道节假日仍难逃“添堵”困境?

江苏过江流量日均预测值(图片来源:“南通交警”公众号)
汽车保有量飙升,致过江通道超设计流量运营
自驾已成为假期出行的绝对主力。交通运输部在9月28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指出,本次中秋国庆假期,自驾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新华财经针对“黄金周”自驾过江的需求展开探询,多位受访者表示,“便捷性”是选择驾车出行的首要考量。
具体来看,两类需求让高铁难以替代自驾:一是家庭出行携带幼儿、宠物或大量行李,乘坐高铁存在诸多不便;二是目的地为高铁站尚未覆盖的区县、城郊或农村地区,自驾能直达终点,无需额外中转。
“家庭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是节假日过江通道拥堵的根本原因。其增速不仅远高于高铁的分流能力,更远超高速路网的建设速度,供需失衡直接导致拥堵发生。” 南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四大队负责人郭春桥解释道。
公开数据清晰呈现了这一趋势:2010年至2024年,江苏省汽车保有量从1457.9万辆飙升至2765.8万辆,同比增长近100%;而同期江苏高速公路总里程仅从4059公里增至5232公里,增幅不足30%。
“江苏高速公路网在整体承压的情况下,还长期呈现‘南北向车流远多于东西向’的特征,节假日期间地处南北交通咽喉的过江通道必然成为集中爆发的节点。”郭春桥补充道。据“江苏交通”公号发布的信息,截至10月1日20时,南北向的八卦洲大桥、栖霞山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过江通道均为车流量较大的车多缓行路段。
分析这些通道的长期流量情况,会发现多座通道已处于超设计承载能力的运营状态:苏通大桥设计流量为8万辆/日左右,但日常平均通行量便达到每日9-10万辆,节假日每天的车流量均值上升至14-15万辆,去年“五一”黄金周还创下了16.55万辆的单日流量峰值;南通交警提供的数据显示,沪苏通大桥设计流量为6万辆/日,日常5万辆/日的通行量虽未超设计值,但也已处于高位运转状态,且节假日流量会增至单日平均10万辆,同样超出设计承载能力。
可见,过江通道原有通行能力逐渐难以适配激增的车流,正是出现频繁拥堵的核心原因。
功能性主导地位难替代,亟待平行通道分流
“不少过江通道的‘不可替代性’进一步加剧了自身拥堵。”郭春桥举例表示,如从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湖州等城市前往江苏北部的盐城、连云港,乃至北上山东,经苏通大桥走沈海高速是当前路网中距离最短的直线通道,能最大程度节省通行时间与成本。因此,除了苏通大桥,G15沈海高速苏州、南通、盐城段亦均在“江苏交通”发布的10月1日交通拥堵缓行路段之列。
“目前这个方向的可替代路线实用性并不高。”据郭春桥分析,若选择绕行北侧江阴大桥或泰州大桥,路线里程会显著增加;若选择南侧的崇启大桥,则不仅路线更远,且需绕行上海外围,依然无法避免节假日的“堵车马拉松”。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苏通大桥来说,费用优势也是使其成为优先选择的一个显性因素——其过桥费在同类跨江通道中最低,即便黄金周期间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这一成本差异仍会推高苏通大桥的货车流量,增加桥面通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平行通道成为缓解过江车流压力的关键。目前,苏通大桥“添堵”情况缓解在望:据悉,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将于2025年底开工,预计2031年通车。而在此之前,直接连通南通海门和苏州太仓的海太长江隧道预计将于2028年基本建成。“海太长江隧道过江的核心段距苏通大桥仅10公里左右,也属于近距离平行通道,可以有效分担苏通大桥压力。”郭春桥在实地参观过工程后得出结论。
特殊因素叠加,易引发“连锁反应式”堵车
除了长期存在的供需矛盾与尚未解决的通道替代难题,特殊情况也会让过江通道的拥堵“雪上加霜”。
郭春桥表示,今年“黄金周”主要有三大额外压力因素:一是假期期间雨水天气偏多,路面湿滑导致车辆普遍降速行驶,桥面通行效率必然下降。二是与江阴大桥衔接的G4221沪武高速峭岐枢纽因施工采取限制通行措施,原本计划经江阴大桥过江的部分车流会转向苏通大桥等其他通道分流,进一步加大了流量压力。三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连休”,且中秋节在10月6日,以往提前于10月5日返程的“避堵”群体,预期也会有不少选择居家团圆、延迟返程,导致回程流量更加向10月7日和8日集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周’期间流量大,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极易形成多车追尾的‘连锁反应’,而一旦车流积压,后续疏导难度会显著增加,耗时往往是正常通行时间的3-5倍,更可能引发‘堵点蔓延’,导致大桥两端衔接的高速公路路段也随之陷入拥堵,出现‘桥面堵、两端也堵’的情况。”郭春桥表示。
为确保辖区过江道路的有序畅通,南通交警表示已采取多项应急措施。苏通大桥属地的南通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速四大队完善了“多点屯警”“分段布警”快速反应机制,在事故、拥堵易发、多发路段和时段增加执勤警力,推行小循环巡逻,确保能在交通事故发生的15分钟内快速到达现场处置。同时,推动“3+1”智慧扩容,通过实时车流监测系统,在保障应急车道畅通的前提下,将临时开放应急车道供小型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