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先生恢复良好。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周绮书、王金琳)近日,武汉市武昌医院骨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成功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三周前,44岁的余先生因意外触电后从2米高处跌落,臀部着地,当即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被紧急送往武昌医院急诊科,急诊CT结果显示“L1椎体爆裂性骨折”,转入骨科救治。
管床医生廖广阳接诊后,发现患者已出现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这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神经损伤,越早救治,预后越好。然而,余先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手术的风险极高,主治医师肖志刚了解病情后,立即协调多学科MDT诊疗,心血管内科评估余先生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心功能状态,给予心肌保护、改善循环药物;内分泌科制定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将血糖精准控制,为手术筑牢“代谢防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指导余先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增强心肺储备能力;麻醉科制定周密的麻醉方案和应急预案。“余先生才四十岁,正是家里的顶梁柱,肩上扛着一家老小的担子,咱们一定要让他重新站起来,不然这个家庭的天就要塌了!”
在多学科专家的协助下,肖志刚医师为余先生顺利实施“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针对这种椎体爆裂性三柱骨折,椎管重度狭窄的患者,我们通过三维成像C臂机精准复位爆裂的L1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整个过程出血少、创伤小。”肖志刚解释。
因余先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除了正常的术后护理外,护士长朱秋红协调康复医学科专科护理小组会诊,细致监测术后余先生小便功能恢复情况。在医护团队的协同照护下,余先生术后第1天腰背部疼痛已明显缓解,双下肢术前麻木、活动受限也有明显改善。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移位的椎体碎片如果向后突入椎管,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大小便障碍等神经损伤症状,严重者可截瘫甚至死亡。因此外伤后必须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而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应尽早手术,解除神经和脊髓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骨科主任王国波强调。
在此次诊疗过程中,医疗团队从术前开展全面风险研判、定制个性化应对方案,到术中实施精准化操作、严密把控麻醉风险,再到术后落实精细化康复护理,各环节环环相扣、无缝衔接。这一过程不仅凸显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复杂病例诊疗中的核心支撑作用,更充分展现了武昌医院以专业医疗实力为患者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