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超长黄金周”已经拉开帷幕。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这个长假,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创历史最高水平。不过,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场机票价格的“博弈”,旅客买机票堪比买股票,在票价的“上上下下”中忐忑下单。
有跳水、有涨价票价难预测
担心买在高点“亏”了,犹豫不决,又怕“高点”实际上是“低点”,不买涨得更多,到头来票都卖光了。今年买机票怎么像在买股票?
原因是,过去两年的节假日出行高峰,很多旅客早早规划好行程,订好机票,希望锁定位置、锁定适中价格。结果不少航线、甚至是热门旅游航线在临行前夕,出现票价“大跳水”的情况,一家三口出行,单程就“亏”一两千元,国际航线“巨亏”四五千元也不罕见。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的机票价格并没有如去年国庆黄金周那样普遍“大跳水”,而是“降价”和“涨价”并存。
降价航线不少,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航线如上海、北京、昆明、乌鲁木齐、深圳等都有临期“跳水”情况,比如武汉-昆明9月中旬价格1750元,节前降至850元;宁波-西宁票价从2000元左右降至1000元;上海-哈尔滨从1600元降至900元……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涨价”涨到难以置信。
“机票涨得头都大了,9月29日看到没买,再点进去涨了一百元,9月30日又涨了三百元。”
“ 9月中旬看到降价了就没买,结果25号再看涨了好多。”
“之前两个国庆上了先买后降价的‘当’,这次想等等,结果涨价了。”
“我买的香港-日内瓦机票涨价了,感觉赚了四五千块。”
有网友调侃说,当我选择临期买票,票价一天比一天涨;当我选择提前半个月买好票,票价一天比一天低,临近起飞更是“腰斩”,为什么每年都“赌”失败了?
在近2000万人次的出行流动中,没有谁能永远买到最低价的机票,但也没有谁会永远买在高点。乘客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风险和预算做出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机票价格波动,部分航空公司放宽了退票服务范围。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在2024年1月针对票价波动出台了相关规定,旅客购买的符合适用范围的机票,可按照非自愿规定办理退票。
民航出行需求有望再创新高今年黄金周机票均价整体较高
事实上,虽然个人“体感”有不同,今年黄金周机票价格整体比较坚挺。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2025年国庆中秋黄金周预售裸票票价均价为841元,同比上涨2.7%;截至9月28日,裸票票价均价为804元,同比上涨9.2%。
票价高源于需求旺盛。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表示,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合并放假,假期时间长、文旅热度高、体育赛事多,全民航市场的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国内传统的热门航线仍然保持较高的热度,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的客流量增长迅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间的骨干航线热度最高,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700万人次。
国际航线同样热度高涨。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今年黄金周预计执行国际航班1.6万班次,恢复至2019年的94.1%。航班集中于东南亚与东亚等地,两者占比75.4%,日韩泰三国为最热门目的地国家。
来自东方航空的信息显示,黄金周前往日韩、东南亚、澳洲以及米兰、巴黎、莫斯科、伦敦等地的国际航线较为火热,多条航线接近满客。10月1日,东航计划执行国际航线航班450班,承运旅客7万人次,出港国际航线客座率超过90%。
国际航线还有很多新开直飞航线,南航近期新开广州-利雅得、广州-武汉-莫斯科、北京大兴-多哈、深圳-岘港等航线;东航新开上海浦东—巴塞罗那航线,加密上海浦东—沙巴、上海浦东—吉隆坡等国际航线。为旅客出入境游提供更丰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