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长春新民大街拍照留念(田甜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国庆中秋双节长假进入中期,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在吉林长春,一条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街——新民大街通过创新改造,在这个黄金周全面升级“新民漫游”“新民市集”“新民演艺”三大品牌活动,以“城市客厅”的姿态焕发全新活力,吸引超百万游客打卡,成为当地文旅消费的新名片。

10月3日晚,新民大街主题花车巡游引来游客阵阵欢呼(田甜摄)
一条老街能有多热闹?10月3日晚,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被誉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道路上游人如织,花车巡游、非遗市集等系列活动,汇聚旺盛人气,展现出假日消费的蓬勃活力。
花车巡游成流量担当百年老街绽放新魅力

新民大街主题花车巡游(田甜摄)
“快看!花车来了!”10月3日下午3点,新民大街准时切换为“步行街模式”。当晚,最具人气的“新民漫游”花车巡游如期举行。融合了长春航空、汽车、电影等特色城市文化的主题花车在马路上缓缓前行,60米宽的路面上挤满举着手机拍摄的人群,所到之处引来游客层层簇拥,拍照录像的“手机墙”成为一景。

新民大街主题花车巡游(田甜摄)
记者看到,道路两旁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齐刷刷地举起手机,演员们从花车上俯身与观众热情互动,游客的欢呼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演出人员与游客热情互动(田甜摄)
“整个大街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城市会客厅,氛围感拉满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累了就在路边百年黑皮油松下的木椅子上歇歇脚,饿了有不远处的老字号美食,吃喝玩乐都有,体验感非常好。”

10月3日晚,长春新民大街游客如织(田甜摄)
非遗市集汇聚人气老字号销售表现亮眼

花车巡游之外,“新民市集”是另一处人气焦点。在沿街古树的掩映下,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挑选吉林非遗好物和特色产品的游客。
“这几天很多商品都卖断货了,经常要补货,而且销量是平时的三倍以上,真没想到这条老街能聚集这么大的人气!”一处星级酒店摊位的负责人吴立国难掩兴奋,他告诉记者,新民大街成了十一假期游客来长春必打卡的地方,高人气客流带动销售效果明显。

“新民演绎”舞台区,传统艺术与新潮活力在此碰撞交融(田甜摄)
市集现场,吉林省非遗好物与特色产品集中亮相,成为游客驻足的焦点。在非遗互动区,掐丝珐琅画等手工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此外,老字号、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琳琅满目,街头魔术、民乐演奏、非遗“变脸”表演接连不断,形成“可听、可游、可感”的消费体验场景。
三天迎客105.7万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眼前这番热闹景象,源于一场精心打造的“焕新”工程。新民大街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始建于1933年,全长1445米,承载着长春市厚重的城市记忆。今年7月5日,经过保护提升后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13处院落围墙被打开,释放出4.5公顷空间,变身为一处处可供休憩的“口袋公园”,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通行到驻留的“城市客厅”蜕变。

游客在新民大街“氢春号”氢能源轨交文旅列车旁拍照打卡。(田甜摄)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累计吸引游客105.7万人次,成为长春文旅消费的新亮点。与此同时,长春市其他文旅消费场所也表现亮眼,红旗街、桂林路商圈分别接待游客超55万和21万人次,“这有山”文旅小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游客在新民大街参观参观历史建筑(田甜摄)
今年以来,长春市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等相继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构成假日消费的活跃图景的同时,也为这座工业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