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义襄阳”主题公交。(图片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
湖北日报评论员杜宇慧
10月2日至7日,襄阳街头迎来一道新景观:“侠义襄阳”主题公交上线,驾驶员化身黄蓉、郭靖、洪七公等金庸群侠,穿行于古城内外。
这条串联起襄阳主要景点的巡回线路,车厢内悬挂着刀剑、灯笼、战鼓等,满载武侠情怀。许多网友评论:“还是年轻人有想法,我都想去看一眼蓉儿和靖哥哥”“襄阳文旅上大分!”八方点赞,道出了人们对一座城市用心讲好文化故事的深切共鸣。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的根基,也是增强旅游吸引力、感染力、竞争力的源头。此前,“河山添锦绣”武汉城市巡游上,襄阳花车上的郭靖和黄蓉火出圈;“郭靖黄蓉”文旅主题出租车上书“侠义襄阳”,成为移动文旅的宣传名片。“侠义精神”“英雄之城”的记忆嵌入市井生活,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便化入人们会心一笑的体验中。
有网友打趣:“去古隆中,该让诸葛亮开车;往庞公祠,就叫庞统掌舵;米芾可开往米公祠,孟浩然送客鹿门寺,刘秀专线直通枣阳……谁叫我们襄阳名人多呢?”虽是玩笑,也反映出大众对经典IP的自觉与自豪。正如《黑神话:悟空》带火小西天、“长安十二时辰”激活西安文旅,经典IP与文旅结合,化为可知可感、可参与的精神资源,往往就会激发出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
当前,“侠义襄阳”公交热度持续攀升,不少游客早早候在站台,冒雨也要上车体验一番“江湖行”。这次成功尝试,也引起一些关于文化归属的讨论,例如“诸葛亮究竟属于襄阳,还是南阳?”其实不必纠结籍贯之争,经典文化IP代表了忠勇、智慧、仁义、担当等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增进民生福祉、增强文化认同,才是我们挖掘文化IP的初心所在。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贯穿始终。英雄气常在,流淌于街头巷尾,多一些这样的文旅融合,何尝不是对“侠义”精神的当代诠释?
【责任编辑: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