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同时为顾客提供炸鸡排与情绪价值的“鸡排哥”,据说要暂停出摊了。景德镇文旅部门10月3日证实,“鸡排哥”此前与文旅部门沟通,计划在10月8日休息。“鸡排哥”在个人社交账号上也表示“工作量大了,也会有略感疲惫的时候”。
此前,附近商户人员说,在“鸡排哥”摊位排队的人基本要等两三个小时。这个十一假期,网红“鸡排哥”很红,他的炸鸡排摊位排起了长队,关于他的短视频内容流量颇高,他在景德镇文旅座谈会上的发言也出了圈,“6元鸡排讲出了6亿项目的气魄”,被网友赞誉“你永远可以相信他的控场能力”。虽然被称为“鸡排哥”,但他的走红与鸡排关系不大,网友更多欣赏的是他的个性表达,比如热情、镇定、有条理等特质。
但不是所有人在“鸡排哥”走红之后依然赞扬、支持他,不少网友在排队购买鸡排时因为没有得到“情绪价值”而感到失望,社交媒体上有关他“人设崩塌”的内容已形成负面舆论。“鸡排哥”此时已进退两难:其一,小摊经济的承载力有限,鸡排摊的物理空间与出餐效率,难以匹配社交媒体放大的“网红效应”,接待能力的天花板注定成为流量反噬的导火索;其二,文旅部门将其包装为“文旅名片”,却剥离了摊主与顾客的从容互动,当“鸡排哥”从真实个体变为符号化IP,身份错位已经形成,情绪价值的“基本盘”瓦解后,自然就会变成情绪摩擦。
“鸡排哥”不是明星。明星可以在庞大场馆一次为几万人提供情绪价值,但“鸡排哥”的摊位前围满几十人就足够让他手忙脚乱。“鸡排哥”是人不是神,在关于他的讨论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对所谓“情绪价值”的索求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现在的“鸡排哥”说的是“略感疲惫”,需要的是休息,假若他再撑下去,崩溃恐怕是唯一的结局。
网络上的红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不同地方的网红红极一时,对于网红,不妨多一点理解与包容,更多一份淡定与冷静。地方上应避免过度依赖网红效应,发展文旅还应深耕自然与人文资源,网红带来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未免留下一地鸡毛。网友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满足一下好奇心,一笑了之,实在没必要赶去“奔现”,毕竟网络传播与现实境况有着千差万别。
近年,“情绪价值”四个字总是伴随各路网红一起出现,在总结网红现象与规律的同时,也要重视网友“情绪价值”需求的产生原因,并给出对应策略。热衷关注与追逐网红的网友,最好的办法是,能够正确处理需求,不断内视自身,逐渐明白真正的情绪滋养源于自我建构,而非向外索求。对网红现象的思考,也不应止于对“鸡排哥”个体压力的关注,更需审视人群对“即时满足”的过度索取,让“情绪价值”真正回归本位。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