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贝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回顾我国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深刻变革,展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壮阔图景,强调以变应变、创新发展的“五个转变”,为新阶段城市各项事业进步锚定了清晰航向。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蓬勃兴起,我国城市发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探索、砥砺奋进,跨越了一道又一道发展难关,实现了从规模粗放扩张到品质内涵提升的巨大跨越。中国城市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为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城市治理为何能日益精细高效,中国城市如何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实现协调共进?这“五个转变”给出了系统且深刻的解答,蕴含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五个转变”是一个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贯穿城市发展的过去与现在、理念与行动、局部与整体,需要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精准把握其内在逻辑,清晰明确其实践要求。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抓住了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城市发展长期存在规模扩张与人的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过去侧重于经济指标和城市规模的增长,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居民在生活品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如今,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将解决人的需求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价值基石。只有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才能让城市发展回归本质,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这是对城市发展中资源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这一矛盾的有效回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而城市对发展的需求却不断增长。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成为必然选择。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这是针对城市发展中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发展需求这一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城市风貌相似等问题。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产业基础,挖掘并发挥这些特色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正确处理这对矛盾,能够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独特密码。
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这是对城市发展中建设与管理这一矛盾的深刻认识。过去,城市工作往往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建设工作,而对后期的城市管理和治理投入相对不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复杂化,城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大在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治理投入,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能够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营造安全、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重要保障。
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是对城市发展中系统性与局部性这一矛盾的科学把握。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复杂巨系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局部发展而忽视整体协调,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坚持统筹协调,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这一矛盾,体现了战略智慧,是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关键所在。
“五个转变”,既是对我国城市发展历史经验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深度凝练与高度升华,也是我们在全面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行动纲领。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五个转变”作为根本指引,在面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时,持之以恒地践行因时求变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转变举措,从中汲取推动城市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让中国城市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稳健前行、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