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三峡大坝库首的秭归县打造沉浸式楚风市井生活街区——九歌巷子,黄金周期间人气爆棚,夜色中游人摩肩接踵。(视界网王罡鲁苏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邓云陈义超
中秋“遇上”国庆,让今年的超长黄金周别具魅力。
连日来,湖北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游客,更有众多国外游客万里迢迢、纷至沓来。
作为我省两大文旅主轴之一,“神武峡”所连接的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地均是外国游客青睐的热门景区,人气爆棚。
在宜昌的三峡大坝等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目睹了中国超级工程给外国游客带来的震撼,以及中国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别样喜悦。
“我要把见闻和书签都带回去”
9月30日,冒着雨,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世界蚊虫计划”麦德林项目总监伊万·达里奥·贝莱斯手持自拍杆,沿长江岸边专注记录着,最终定格在远方巍峨的三峡大坝。
“这么宏伟的工程,一年能发多少电?”伊万好奇地询问。
导游杜莉微笑地回答:“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3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20万公顷。”
“江水清澈,沿岸植被茂盛,没想到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得这么好。”伊万教授的夫人接过话。
杜莉取出一套书签:“您看,这是中华鲟,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4亿年;这是珙桐,60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通过持续地保护,这些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步恢复。”
伊万教授接过书签,端详后赞叹:“太珍贵了!这些神奇的动植物都是‘活化石’,我要把这些见闻和书签都带回去。”

外国游客在三峡大坝前听中秋故事、品中秋月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邓云摄)
“这是中国的团圆味道”
在专为黄金周设立的打卡点前,来自中东的姑娘杰汉·萨瓦德脱下雨衣,细致地整理裙摆,将栗色的长发拢到胸前,对着镜头粲然一笑。
“我还有微信账号,这张我会立刻发到朋友圈。”她晃了晃手机,开心地说:“最近我每天都在向朋友们展示我的中国之行,他们都非常爱看!”
品尝月饼时,导游为客人们讲解了月饼与中秋节的寓意。
杰汉听完,拿起一枚奶黄月饼说:“太浪漫了,这不仅是一份点心,还是一个关于团圆的故事。我的旅程恰好连接了两个节日,让我与这个国家有了一种特别的缘分。”
游完三峡大坝,当被问及体验最好的部分时,她脱口而出:“是升船机!像电梯一样将巨大的船只‘抬过’大坝,真的很厉害!”
临别时,杰汉捧着月饼,笑着对记者说:“我会把月饼的照片也分享出去,告诉我的朋友,这是中国的团圆味道。”

10月4日,一名外国游客在钟祥莫愁村执团扇、着汉服,浸润中国文化,定格古风瞬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少哲摄)
“冲着‘双节’这份热闹来的”
“国内游客还在谋划错峰出行,但很多外国游客就是冲着‘双节’这份热闹来的。”湖北峡州国旅宜昌公司总经理颜旭东介绍,“双节”期间,公司有12架包机、1071名入境游客飞抵宜昌。
“三峡大坝、两坝一峡等产品最受外国游客欢迎。”作为涉外导游,杜莉明显感受到入境客源结构的变化:“欧美游客总人数上升,旅行团来自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家的旅行团我都带过,可见中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携程平台大数据表明,今年1月至8月,来宜昌的入境线上预订旅游人次、订单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入境旅游人次增幅、消费金额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二。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