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5 13:48:32 股吧网页版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知音”的假日坚守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欣汪聪滢毛思哲张恒)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昙华林,再次成为旅游打卡地。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入这条依山而建的老街,在斑驳砖墙与古朴老屋间,感受影影绰绰的灯火中流淌的老城韵味。

  而在这片流光溢彩的背后,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知音”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彻夜不眠的坚守。

  夜色中的守护者

  夜晚七点,昙华林核心文艺街区人流如织。山顶的小火车载着游客缓缓穿行,从高处远眺,老武昌的夜景被灯火点亮,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打扮新潮的年轻人漫步其中,在光影交错中,捕捉历史与潮流交融的瞬间。沿街的文创店铺里,创意手作、特色小吃吸引着游客驻足;隐于巷陌的咖啡馆内,淡淡的香气与轻柔的音乐交织,营造出独特的休闲氛围。

  “我是湖北人,在广州工作,这次特意带朋友回武汉,第一站就选在昙华林。”来自广州的王先生感慨道,“之前也来过几次,但现在的昙华林更亮了,也更美、更现代了——这么多文艺小店、主题街区和诗集空间,真的可以逛上一整天!”正如王先生所说,如今的昙华林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电力升级助力古城新生

  随着街区人气攀升,预计区段最大用电负荷将超过873千瓦,较平时增长37%。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昙华林从一条静谧老街向热门景区华丽转身的生动写照。如何让这片错落有致的山间街区,在流光溢彩中持续“呼吸”,成为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知音”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重要任务。

  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武昌供电中心的指挥大厅里,主值班员何宽正紧盯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电网数智“一张图”。他和同事根据电力负荷曲线的实时变化,随时调整保电方案。“国庆期间,黄鹤楼、昙华林等景区因文旅活动密集,用电负荷显著上升。”何宽介绍,“我们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区域电力运行状态,将供电可靠性提升了36%以上,全力保障景区电力稳定。”

  科技赋能智慧保电

  这套智能系统的运用,让保电工作变得更加精准高效。通过电网数智“一张图”,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条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负荷变化,自动优化电力分配,确保供电质量。在昙华林街区,供电部门还安装了智能监测装置,对重点区段的用电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

  除了技术保障,供电部门还制定了详细的保电方案和应急预案。假期期间,“电知音”服务队增加了巡视频次,对重点线路和设备进行特巡特护。队员们穿梭在街巷之间,用手持检测设备对配电箱、电缆接头等进行测温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老建筑的新生机

  作为入选住建部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的街区,昙华林在“修旧如旧”中实现蝶变新生。而在这背后,是“电知音”团队对50多栋历史老建筑,以及整个街区商户、灯光与舞台的持续护航。

  在这些老建筑中,有一栋近百年的西式别墅格外引人注目。经过精心修缮后,如今已成为一家高端文创书店。书店负责人李经理告诉介绍:“老建筑改造对供电要求很高,既要保证现代用电需求,又要保护好历史建筑的原貌。供电公司专门为我们设计了隐蔽式线路敷设方案,既美观又安全。”

  不仅如此,在街区的夜景照明工程中,供电部门也下足了功夫。为了展现老建筑在夜间的独特魅力,他们采用了节能高效的LED灯具,并通过精确的光束控制,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和历史感。同时,还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默默守护的“电知音”

  深夜十一点,当大部分游客渐渐散去,昙华林恢复了宁静,但“电知音”服务队队员成帅儒和他的同事孙泽岳仍然在街头巡视。“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越要仔细检查,”成帅儒说,“我们要确保明天一早,街区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一批游客。”

  这样的夜间巡视要持续到凌晨两点,而早上六点,新一轮的巡查又将开始。在这个国庆假期,像成帅儒这样的“电知音”服务队队员共有50余人轮流值守在昙华林及周边区域。他们中有的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的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只为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焕发新生的古城魅力

  在可靠的电力保障下,如今的昙华林已然成为武汉文化旅游的新地标。白天的她静谧优雅,散发着历史沉淀的韵味;夜晚的她璀璨夺目,展现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

  从线路巡检到负荷监测,从应急响应到日常维护,“电知音”团队以“时时在线”的坚守,让百年街巷在霓虹闪烁中,焕发属于这个时代的元气与生机。他们用汗水守护着这座古城的灯火,用专业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到老武昌的千年文脉与时代新声。

  在这个国庆假期,当游客们在璀璨江城的流光溢彩中流连忘返时,有一群“电知音”正如影随形,用他们的坚守与付出,书写着新时代下老城新生的动人故事。他们的身影,也成为了两江四岸最美夜景中,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

  【责任编辑:班跃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