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5 14:08:50 股吧网页版
五行月饼中秋“破圈”:中医养生何以“圈粉”这届年轻人?
来源:上观新闻

  以往说起月饼往往满是高糖“炸弹”的槽点,如今年轻人对月饼消费有了“健康”要求。今年中秋,就有多款主打健康饮食的月饼火出了圈,还有中医以“五行学说”为依据,研发出的“五色”药膳月饼。

  今年的月饼市场,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商超,“低糖”“健康”都成了醒目的标签。此前各类的中药茶饮、中药香囊的风靡,都显示各种中医药元素正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日常。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医化”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追求。

  某机构的《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这届年轻人纷纷爱上了“养生局”,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调整生活方式。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念,切中了他们的健康“刚需”。

  此外,中医药行业推出了适合年轻人的产品和服务,如方便饮用的中药茶饮、多种剂型的中药制剂等。部分地方的中医院还推出了“药食混搭风”的本草元素特调咖啡,让人有“手握健康”的踏实感。食品搭上各种中药元素不仅符合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个性化、时尚化、便捷化的需求。

  在传播方式上,随着国潮兴起,中医作为传统文化受到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中医文化也借助短视频、图文等新形式广泛传播,更多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也通过短视频、图片等方式,分享中医养生心得、药膳制作方法等。

  当然,中医在生活中发挥正向价值,也要做到“辨证施治”。一方面,权威机构如中医院需发挥引导作用,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声,同时开设相关养生门诊,由中医师根据居民体质定制个性化方案,避免大众“盲目跟风”,不盲目养生,做到适度和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大众还需要明确养生和治疗的边界,不将“养生”替代药物治疗或专业医疗服务。最后,有关部门也要主动规范市场行为,打击“伪中医”营销。监管部门需加强对“中医养生产品”的审核,严查虚假宣传。

  从中药月饼到中药咖啡,中医生活化的本质是“让中医回归生活,让健康融入日常”。“辨证”的中医能和现代医学形成互补,“中医药生活化”不能成为简单的“商业噱头”,而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适配”,只有契合全民对健康的多元需求,才能铸就真正惠及大众的“良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