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6 05:59:40 股吧网页版
交易模式升级盘活土特产
来源:经济日报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千亩芡实种植基地,10来名工人分散在田间忙碌,没几分钟,装满芡实果的盆就堆得冒了尖。从田间采收的芡实果,随即被送进自动化剥壳流水线。另一端,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洗、筛检、打磨,芡实进入初加工环节。

  今年,交易模式迎来“升级”,告别了过去“凌晨3点赶早市”的奔波。“以前都是群众自发凑的小交易市场,天不亮就得往那跑占位置。现在政府统一安排在豫南芡实交易中心,做买卖轻松多了!”种植户廖晓倩说,“今年交易中心举办首届芡实节,特别热闹,果子不愁卖。”

  在芡实节活动现场,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亮,成为省内外采购商争抢的“香饽饽”:有的围在摊位前翻拣样品、称重议价,订单很快敲定;直播区内,电商达人举着芡实产品热情吆喝,线上订单不断刷新。据统计,仅芡实节开幕当天,交易额就突破5万斤。

  期思镇有着2000多年的芡实种植史,曾因交易分散、价格波动,农户们一度“丰收不增收”。如今,豫南芡实交易中心投用,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价格公示表清晰明了,标准化检测流程全程护航,交易透明省心。“种了20多亩,今年已经收了两茬,亩产大概500斤,比往年多卖近2000元。”种植户陈志海说。

  如今的淮滨,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多条深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新鲜芡实经清洗、剥壳、包装等粗加工后,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商超,3天就能端上消费者的餐桌。数据显示,目前淮滨芡实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带动近2万农户增收。当地通过“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盘活数千亩低洼闲置土地,培育出“思芡”等特色品牌,入选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

  “我们要挖透芡实的全链条价值,让农民享受丰收红利,让这小小芡实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豫南芡实交易中心负责人刘振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