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新加坡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二,连续3年保持前五名的成绩。新加坡在创新领域的良好表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方面因素值得探究。
新加坡拥有较先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且长期作为全球物流、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在“制度环境”“管制效率”和“营商便利度”三项指标中,均拿下全球第一。这种高效的制度环境为创新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运营基础和可预测的政策框架,使企业能够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此外,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也为其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降低了企业运营的制度性成本。
此外,近年来,新政府推出了“企业研究奖励计划”,鼓励并资助在新注册的公司、集团与机构设立自己的研发创新中心,激发企业内部科研活力和能力。持续的高额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使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开展前沿性的研究项目,并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
新加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也为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本次评估的78个细分指标中,新加坡的物流表现取得了满分。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品的市场推广。同时,新加坡先进的通信设施和数字化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等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使新加坡在数字时代的创新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新加坡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等,不仅在教育质量上领先,还为科研和技术转化提供了强大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进一步提升新加坡的创新实力。
数据显示,新加坡拥有全球最高水平的人均风险投资,特别是在电子、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尤为突出。据统计,在全球排名前100的科技公司中,约有80家在新加坡开展业务,这些企业为新加坡的创新生态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新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包括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等,以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新加坡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的创新成果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新政府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以技术创新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区域和国际竞争。为此,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长期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例如,从1991年起,新政府每5年推出一次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规划,2016年开始更名为“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这些战略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引导资源向关键创新领域集聚,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此外,新政府还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科研平台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保障,确保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推进。
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新加坡拥有发达的港口和航空运输网络,便于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输出,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和配置。这种全球贸易中心地位使新加坡能够充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需求和趋势,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总之,新加坡能够稳居全球创新排名前列,是制度环境、创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体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了新加坡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