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官网发布声明称,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将在11月每日新增13.7万桶石油产量,与10月的月度增幅持平。下次会议将于11月2日举行。
年内多次增产保份额
具体来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等8国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
本次增产举措是对此前自愿减产作出的回调。声明说,鉴于全球经济前景稳定,且市场基本面良好,8国决定从2023年4月宣布的165万桶/日的额外自愿减产中调整13.7万桶/日的产量。165万桶/日的减产额度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部分或全部恢复,且恢复过程将循序渐进。
该组织重申,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可暂停或逆转额外的自愿减产,包括2023年11月宣布的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
自今年4月起,欧佩克+(产油国联盟)的生产策略已从“减产保价”转向“增产保份额”。回溯来看,今年3月,8国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原油产量。5月、6月和7月日均增产41.1万桶,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10月日均增产13.7万桶。
东吴证券研究所能源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淑娴此前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佩克+生产策略的转变是今年原油供给端最大的变化。
在她看来,沙特、阿联酋等国主动提速增产,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是基于欧佩克+组织对全球原油需求相对乐观;另一方面,这也与今年以来中东局势变化剧烈有关。
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曾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截至9月的几轮增产,是为了填平220万桶/日减产带来的影响。在10月启动的新一轮增产,则对应2023年总量165万桶/日的这轮减产。
原油价格跌至近4个月内最低点
因市场对本轮增产抱有较高预期,在欧佩克+组织召开会议前,国际油价已跌至近4个月内的最低点。10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0.48美元,跌幅为2.1%;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4.11美元,跌幅为1.9%。
当前,市场普遍担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风险。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原油供应增长预计将远超需求增幅,导致库存持续累积,市场供需失衡加剧。若当前产量趋势持续,2026年原油供应过剩量可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9月已成为原油市场的关键转折点,从当前趋势来看,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期间,原油市场将面临显著的供应过剩局面。
国际油价的下行预期在部分机构观点中进一步强化。麦格理集团预计,美国基准的WTI原油明年均价预计为每桶57美元,低于此前预测的每桶60美元。布伦特原油明年一季度均价预计降至每桶57美元,二季度预计为每桶5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