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内经济数据边际企稳。9月30日公布的PMI录得49.8,高于8月的49.4。结合前期公布的EPMI、BCI数据,均指向9月经济呈小幅秋旺的特征,即经济在经历7-8月放缓后再度企稳。
第二,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继续上升。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环比上升165亿美元。这一数据今年7月短暂环比负增长,8月、9月则连续上升。另据央行统计数据,9月末央行黄金储备达7406万盎司,环比8月增加4万盎司,为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第三,央行加量续作逆回购维护流动性稳定。央行9月30日公告称,10月9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考虑到10月9日将有8000亿到期,央行属加量续作,我们理解此次操作是旨在维护节后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
第四,假期居民出行需求回暖。交通运输部口径,9月30日-10月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达2.95亿人,相较去年黄金周同比增长6.1%(2024年黄金周同比3.9%)。据百度迁徙数据,9月30日-10月7日,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同比20.3%(9月同比7.5%)。此外,假期国内执行航班(不含港澳台)日均值相较去年黄金周增长1.7%(9月同比0.6%);国际航班日均值较去年黄金周增长12.0%(9月同比9.5%)。
第五,全国旅游市场表现活跃,跨境游需求旺盛。春秋旅游报告显示,平台假期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30%、人均单价同比增长约20%。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217.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7%)。根据珠海边检总站预测,国庆、中秋长假当地各口岸出入境总量将达6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
第六,全国零售市场平稳增长,在趋势上居民消费聚焦品质化、绿色化。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商务部监测主要电商平台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节能家电(一级能耗)同比增长19%。电影票房表现平淡,10月1日-10月7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日均)2.46亿元,同比回落18.0%,观影人次同比回落9.8%。
第七,假期地产销售弱于去年同期,一线城市数据相对偏强。10月1日-10月7日,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同比回落19.0%(今年9月同比-1.6%)。其中一、二、三线城市销售同比分别为5.2%、-31.9%、-24.7%。国庆中秋期间,武汉、义乌等多地出台楼市新政。
第八,假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仍相对偏强,显示出口增长仍较为强劲。9月29日-10月5日,国内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12.0%(9月同比7.3%)。10月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商务部已依据《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就墨西哥拟对华提高进口关税和其他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第九,科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10月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科研团队在酶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10月1日央视新闻报道,核聚变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第十,政策层面,9月30日至10月7日《人民日报》连续8天刊发钟才文署名文章,聚焦中国经济这一核心议题,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权威解读。
第十一,国际油价延续回落,基本金属与贵金属相对强势。10月7日生意社BPI最新读数持平9月30日,其中能源和农副下降、有色与黄金上升,化工建材稳中略降。消费品价格整体平稳,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前四天,粮食、食用油、猪肉、羊肉、鸡肉价格与节前(9月30日)基本持平。非食品类价格方面,清华大学ICPI指数整体趋稳,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分项价格环比上涨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