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孝军、通讯员郑新涛、张尚东)穿越千年时空,对话“辞赋之祖”。10月8日,湖北省首座以宋玉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园区——宜城市宋玉辞赋园正式开园迎客。这座总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文化地标,将典籍中的楚赋风华化为实景,为市民游客打开一扇触摸楚文化根脉的新窗口。

开园仪式上,诗画情景沉浸式短剧《千古绝唱·宋玉赋》表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孝军摄)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鄢邑(今宜城)人,与屈原并称“屈宋”。其作品辞藻瑰丽、意境雄浑,代表作《九辩》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篇,成为楚辞中体制宏大的经典;所创《阳春》《白雪》音律,至今仍是高雅艺术的象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源自其赋作的成语,更是融入民族语言日常,流传千古。

游客们争相与宋玉的扮演者合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孝军摄)
作为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楚国古都、宋玉故里,宜城始终致力于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此次开园的宋玉辞赋园,以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玉墓园为核心,于2024年7月启动改扩建。园区采用“一轴二心”布局,串联“初识、再现、传承、追忆”四大主题区。建筑群延续古代书院的雅致风格,内设楚辞诗碑长廊、辞赋展演舞台、宋玉书院等特色场景,系统展示《九辩》《风赋》《高唐赋》等12部宋玉传世佳作,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沉浸式感受辞赋文学的独特魅力。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文化园区,而是用现代设计语言续写‘朝云暮雨’千年诗篇的载体。” 中国屈原学会宋玉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文理学院副院长秦军荣表示,宋玉辞赋园的建成,实现了楚文化从“典籍记载”到“实景可感”的跨越,为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提供了生动范例。
“宋玉辞赋园开园,标志着宜城楚文化保护与传承迈入全新阶段。” 宜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媛媛介绍,下一步,宜城将持续深挖楚文化资源,陆续开放楚皇城遗址公园,并启动百里长渠修复与展示项目,逐步构建起一条贯穿历史与当下、兼具文化深度与游览体验的楚文化风光带,让千年楚韵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