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农新瑜通讯员鄂文旅
10月8日晚,代表湖北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的剧目之一——舞剧《乐和长歌》,在成都高新区中演大剧院歌剧厅迎来了参演本届盛会的首场演出。
这是湖北作品在本届中国艺术节上的首次精彩亮相。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于10月至11月在重庆、四川举办,开幕式将于10月15日在成都举行。艺术节期间,进入终评的剧(节)目将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各个奖项。目前,参演本届盛会的部分剧(节)目已纷纷亮相川蜀。
本届中国艺术节,湖北有2部剧目、3个节目经层层遴选,最终入选参演和终评名单。其中,舞剧《乐和长歌》、楚剧《田耕牛本传》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杂技《扬帆追梦·浪船》、小话剧《长江边的婚礼》、音乐单曲《世界赠予我的》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
文华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每3年评选一次。本次湖北共5部作品入选终评,彰显了湖北舞台艺术深厚的底蕴与蓬勃的创新活力。
近些年,湖北积极深挖荆楚文化根脉,传承文化薪火,用多种舞台形式“唤醒”荆楚文化,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的原创舞剧《乐和长歌》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部致敬楚文化的舞剧,《乐和长歌》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复现”了荆楚史诗。在文化选材上,巫傩元素、楚舞“翘袖折腰”等湖北地域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荆楚大地瑰丽浪漫的文化底蕴。在舞台布景上,从湖北省博物馆1:1复刻的编钟、钟磬、虎座凤架双面鼓等古典乐器营造出真实的楚地礼乐氛围,结合多维度投影技术,古老的楚文化在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

在舞台艺术创新创作上,湖北积极倡导创作者走向生活的深处,关注这片土地之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多创作带着“泥土味道”的作品,本次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的原创现代楚剧《田耕牛本传》便是一部扎根于土地的作品。

作为湖北省重点打造的原创农村题材剧目之一,该剧讲述了“农状元”田耕牛的种田变迁史,折射出中国“三农”事业的巨大进步,是一部乡土气息浓郁、剧种特色鲜明的楚剧。同时,本剧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的项目。

《田耕牛本传》将于10月16日至10月17日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开演剧场为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大剧场。
回望风云激荡的烽火岁月,将共同的民族记忆和时代精神搬上舞台。本次入围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终评的《长江边的婚礼》,是黄冈市打造的一部小话剧,它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取材于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湖北黄冈段发起的渡江战役这一历史背景,讲述了团风县长江边一户人家支援前线的故事。

该剧将于10月16日至10月17日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开演剧场为德阳艺术宫演艺中心。
创新才能推动舞台艺术文化高质量发展,湖北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立足于传统的土壤,推陈出新。本次入围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的《扬帆追梦·浪船》,即是突破传统的创新典范之一。

该节目创意源于经典节目《浪桥》,与传统浪桥节目不同,它突破了传统浪桥节目的观赏视角,将“双浪桥”与地面翻接动作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体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扬帆追梦·浪船》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3日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开演剧场为南充大剧院。
本次入围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音乐单曲《世界赠予我的》,由湖北音乐人袁晶作词、曹正杰作曲,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成为备受观众喜欢的歌曲之一。

青年词作家、导演袁晶参加工作以来,已参与导演各类大小文艺活动500多场,长江汉水、英雄城市的滋养,都让她在创作中受益颇多。《世界赠予我的》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3日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开演剧场为南充大剧院。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金秋十月,从长江之滨到巴蜀大地,湖北省5部入围作品将在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集中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湖北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