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晶、通讯员凤小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湖北全省126家文化(群艺)馆、1302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主阵地作用,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2000场次。活动类型涵盖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群众广场舞展演、群众合唱、民间民俗展演(如舞狮舞龙)、乡村“村晚”以及融合非遗展示、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展销的综合性文化集市等。初步统计,直接参与各项活动的群众总人次近30万,有效激发了文旅市场活力,拉动了节日期间的文化和旅游消费。

各地着力推动文化活动从单纯的观赏性向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式转变,将文化盛宴延伸为消费热点。咸宁市于10月1日至3日在月亮湾街区举办“桂香缘你·悦见咸宁”主题音乐节,整个街区化身为开放的诗意舞台,经典老歌与青春潮音交替上演,成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特别是当《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时,引发万人同唱。音乐节成功塑造了“音乐+美食+休闲”的复合型消费场景。游客手捧特色小吃,漫步于音乐与桂香弥漫的街区。10月1日至3日,月亮湾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街区各商户营业额平均增长达50%。

省群众艺术馆创新服务模式,于国庆期间精心策划推出了4场“荆风楚韵颂国庆”荆楚艺术导师直播课,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在线观看、点赞,有效扩大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多地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商业”模式,将群众文化活动与地方特色资源、消费场景深度结合。黄冈市群众艺术馆在遗爱湖公园风情街举办的“东坡吉市·宋风沉浸式逛集”活动,集结多项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销,有效拉动了文旅消费。十堰市竹山县文化馆举办的“相约桃花源金秋庆丰年”演唱会,将专业演出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带动了街区消费。

双节期间,各地注重以经典的艺术形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提升城市文化气质。武汉市于10月6日晚在汉口江滩大舞台举办“月印琴心·盛世华章”国庆中秋古琴专场音乐会。 活动以“月满江滩,琴寄相思”为引,巧妙融合古琴的悠远之声与江风的自然韵律,为市民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音画之旅。活动将古琴艺术置于城市地标空间,不仅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形式,展现了以高雅艺术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成功实践。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