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常少华
景德镇的“鸡排哥”火了,也推动了当地城市治理的创新。过去,路边摊往往被看作城市发展中的无序因子,需被规范甚至清理。在国庆期间,为了迎接这波泼天的流量,“鸡排哥”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的称号,城管部门特意为其成立工作专班,现场还安排有环卫专班、志愿者做好服务。
网红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当流量来临时如何接得住,对城市治理来说是一门考验。善用网红经济越来越成为地方文旅发展的一门学问。把短暂的流量转化为地方文旅的长期吸引力,是让人们在打卡之余,还能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文明风范,来了还想再来。
善用网红经济,也要善待非网红经济。人们乐意为“鸡排哥”排队,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无数人努力奋斗的样子。“鸡排哥”的一言一行以及他和家人的关系,都照出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朴素的人生观和家庭情结。大众是在为他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点赞,在他这里找到了共鸣。正是这种朴实乐观的精神状态,才真正构筑了一座城市烟火气和生命力的基石。“鸡排哥”所代表的,是那些聚光灯之外的默默努力的个体经营户们。
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温度,远不止几处网红打卡点。有凌晨四点开张的早餐铺,有传承三代的手工面馆,也有社区里二十年如一日的理发店——这些看似平凡的小生意,构成了城市最基础的服务网络,承载着最朴素的人情往来。“鸡排哥”出名以前、回归平静之后,也就是这种状态。
善待非网红经济,是看到“鸡排哥”之后,还要看到许许多多个体商户存在的价值和经营的不易。一座城市的运转,既需要依靠大公司、大产业、大项目来拉动经济,也离不开沉默而坚实的草根经济力量。街边的小摊小贩,许许多多经营着小生意的业主,没被流量看到,不代表他们做得不够出色。当人们一窝蜂涌向“鸡排哥”时,也应关照到还有许多平凡但同样值得驻足的摊位、店面。
对于城市治理工作而言,善待“鸡排哥”是在流量热度的推力下所达到的效果。但没有了网红效应,是不是就可以无视那些非网红经济呢?城市治理者应该走进街头巷尾,把调研的步子深入到更多个体商户、小摊小贩的经营场景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难处,把环境、卫生、服务、设施等问题一一解决好,才能把路边摊、街边小店都变成城市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