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0月1日至10月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官方及多平台数据来看,受多元需求和优质新型供给驱动,文旅融合为假日消费持续注入新动能。
“双节”期间,假日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不少人少景美、拥有小机场的城市,机票预订增幅明显。去哪儿数据显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吐鲁番、湖北十堰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一倍;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洱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七成。
“这反映了游客对旅行意义的理解正不断深化。”携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热门到小众,从观光到沉浸,从规划路线转向表达情绪,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因“鸡排哥”屡登热搜的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在预订的客户中,20岁至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飞猪平台数据也显示,新疆昭苏、海南屯昌、黑龙江伊春、新疆博尔塔拉、辽宁抚顺等长线游目的地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均增长2倍以上。
同时,文旅市场在“双节”期间也呈现出多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图景,反映出旅游消费正从简单的“到达”向深度的“融入”转变。在四川泸州,连续三天的“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拉动当地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45%。从成都乘高铁前来参加该音乐节的一位大学生表示,除观看演出外,他还计划在泸州多停留两天,通过“City eat”的方式深入体验当地生活。这种“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现象,正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
此外,文化体验类旅游持续升温。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等业态的热度显著攀升。博物馆成为游客出行的兴趣锚点,有效带动周边3公里内酒店、美食搜索量上涨。
“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延展了旅游体验的时空边界。“双节”期间,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在石家庄,荣国府、宁荣街推出“红楼梦中人”沉浸夜游,通过快闪、剧本游与舞剧表演,让游客实现“日游正定城,夜观红楼梦”的完整体验。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的夜间场次热度同比上涨超5倍;无锡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的无人机与烟花秀带动景区热度同比增长超30%。全国举办的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共同构筑了夜游作为目的地核心吸引力的地位。
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百业”正带火更多旅游目的地。夜游等新模式的兴起,不仅能吸引游客“多住一晚”,还能驱动目的地旅游、餐饮、休闲玩乐等供给全面升级。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今年“双节”假期反映出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游客不局限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这种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正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