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16:29:00 股吧网页版
低利率时代银行破局关键,或在“客户生态”深耕?
来源:财联社

  寒意弥漫,银行迎来“压力测试”。

  全球环境复杂,利率持续走低,银行这碗“息差饭”越来越难吃。最近股东大会上,“净息差”跌破“不良率”成了高频热词——这不是个别现象,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严峻现实信号。

  灵魂拷问摆在所有银行面前:

  经济周期波动加剧,如何稳健穿越?

  低利率成为“新常态”,内功怎么练?

  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差异化出路在哪?

  压力之下,却有银行展现出“韧性”,甚至呈现“边际改善”势头。观察其路径,“向客而生”——深度绑定客户、构建客户生态,似乎成为一条被验证的有效路径。尤其在服务民营企业和零售客户方面,这种策略的潜力正在释放。

  民企服务,从“不敢碰”到“深绑定”,价值何在?

  民营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活力之源,但其金融服务向来是“烫手山芋”——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庞大,但风险识别难、管理成本高。经济下行期,其生存压力倍增,更让银行风控“如履薄冰”。

  面对这片蓝海与风险并存之地,不少银行因担忧资产质量而望而却步,或在服务上浅尝辄止。但也有银行选择了更深的绑定策略,以民生银行为例,其路径颇具代表性。

  民生银行一直将“服务民营企业”作为战略定位,但这种“深耕”并非蛮干,它更像是在编织一张网:

  “点”的聚焦:通过精准筛选民企中的高潜力客户(战略客户),提供综合化、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形成核心业务支点。

  “链”的延伸:以核心企业为枢纽,向上下游供应链拓展服务。2024年,民生银行战略客户牵引的供应链核心客户达到2,494户,比上年末增长1,162户,链上融资对公客户数达到30,498户,比上年末增加15,380户。数据还在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民生银行战略客户牵引的供应链核心客户数3,052户,比上年末增长558户;牵引的链上对公融资客户数37,440户,比上年末增长6,942户。

  “群”的细分:针对民企差异化需求,划分供应链、科创、外贸等垂直客群,制定专属服务逻辑。对小微客户,嵌入场景化服务以提升便捷性,确保金融支持精准触达。

  这种“点-链-生态”模式,核心在于构建了稳定、可持续的企业客户关系和价值网络,增强了银行在周期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和业务韧性。这或许是服务民企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中心”的关键。

  零售突围:告别“价格战”,如何靠“精耕细作”赢得未来?

  “不做零售,明天没饭吃”的共识仍在,但零售业务本身也遭遇瓶颈:居民消费谨慎、息差收窄、不良压力上升。不少银行开始调整策略,压缩高风险零售资产。

  零售业务正从粗放的“规模至上”“价格比拼”,转向更精细化的“价值深耕”。国际经验也表明,领先银行往往能在周期性调整后,通过精细化运营重塑增长曲线。

  在精细化运营的落地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民生银行的探索。

  公私联动,协同获客:民生银行尝试打通对公与零售壁垒。通过服务好企业客户,顺势挖掘其高管、员工的个人金融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民生银行代发获客占比由29%提升至42%。2025年上半年,民生银行代发对公客户新增321户;带动代发个人客户新增7.74万人。

  场景生态,激活流量:例如,2024年8月以来,民生银行与山姆会员店通过“金融+零售”跨界合作实现获客质量双升。民生银行提供全天候专属权益,打造极致支付体验,有效促进优质会员转化。

  分层分群,精准服务:近年来,民生银行持续优化客群结构,搭建了“分层+分群”一体联动,全面推行基础客群集中经营模式,实施标准化经营和数字化营销;精细化运营代发、老年、小微等重点细分客群。2024年,民生银行精细化部署客户旅程2,442个。以标准化服务和专业化配置为核心提升财富客群投资体验;以私银中心服务模式为依托做好私银客群个性化服务。

  “高效、高质的获客,分群、分层的活客、专业、个性化服务的留客,像民生银行案例一样,可以总结出,银行零售业务已然通过精细化的运营,走向了价值深耕的长期主义、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径。”多位银行业专家肯定道。

  结语:客户生态——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银行的焦虑,是时代变迁投射在金融领域的缩影。净息差跌破不良率,像一声尖锐的哨响,宣告着旧模式的终结。

  在探索破局的道路上,“向客而生”并非一个空洞的口号,它逐渐显露出一种战略路径的轮廓——无论是民企服务中从“点”到“链”的生态构建,还是零售战场上“公私联动”“场景深耕”“分层分群”的精细化运营,其内核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构建深度、稳定、互信的客户关系和价值网络,即“客户生态”。

  “向客而生”的底层逻辑是将客户视为长期合作伙伴而非短期交易对象。理解其需求,尤其在经济下行期提供适配价值,在服务客户成长中实现自身稳健发展。

  “深耕”则需要摒弃短视的规模冲动,投入资源建立专业能力,如民企风控、零售客群经营等,并保持战略定力。民生银行在民企领域的坚持,是这种定力的注脚。

  而基于信任和价值的客户生态,能有效缓冲外部冲击,提供更稳定的业务基础和多元化收入来源,是银行穿越周期的核心韧性来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于银行业而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扎深客户根基,构建共生共荣的生态网络,或许是最值得长期投入、也最能抵御风浪的“确定性”策略。这轮周期考验,正是检验各家银行“客户生态”建设成色的试金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