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16:42:42 股吧网页版
8月抵美留学生人数下降五分之一,印度学生骤降44.5%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冯迪凡

  在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限制性签证政策下,包括印度学生在内的签证数量均急剧下降。

  近期,美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8月,持学生签证抵达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同比下降19.1%。

  印度学生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学生来源国。8月,由于美国收紧对外国学生的政策,印度学生签证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4.5%。据媒体报道,其主要原因是签证处理的延误。

  此前在9月3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共和党的政府拨款法案,白宫随后正式宣布政府“关门”。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声明,“目前,美国境内以及海外的美国使领馆的预定护照和签证服务在拨款问题未决期间,将在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提供。”

  8月开学季外国学生同比下降

  8月份通常是美国大学开学的月份。美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方签发了313138份学生签证。

  这意味着,伴随美国各大高校步入新学年,31.3万多名学生签证持有者进入美国,低于2024年8月的近38.7万人。

  从地区来看,8月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人数降幅最大,同比减少了32.5%,其次为亚洲,减少了23.8%。如前所述,其中印度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中国学生的签证签发量也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收紧的一项签证规定,对来自印度的申请者影响尤为明显。这项规定为,申请人必须在本国所属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这导致跨区/出国申请美国签证非常困难,但是通常印度当地的签证又积压严重。

  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出现显著降幅的国家还包括伊朗等,其学生签证签发量下降了86%。

  不过需要解释的是,这些数字并不代表就读美国大学的外国学生总数,其中许多人仍然持有之前签发的签证。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寻求采取限制移民的措施,同时利用资金对美国大学施加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此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吊销了数千名学生的签证,理由是他们违反了美国法律以及参与抗议活动。今年6月,他还曾经下令暂停所有学生签证的审批,以加强对学生社交媒体资料的监管。负责审查申请的人员被告知要留意“任何对美国公民、文化、政府、机构或建国原则表现出敌意的迹象”。

  威胁美国大学运营

  随着联邦政府收紧学生签证,行业组织警告称,国际入学人数下降将威胁到学校预算和美国大学的国际地位。

  据美方数据显示,2024年,约有110万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这是学费驱动型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国际学生没有资格获得联邦财政援助,许多学生支付全额学费。

  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最新调查显示,受到近期的签证禁令以及签证面试和审批流程的中断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秋季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将下降30%至40%,导致地方经济损失达70亿美元,影响超6万个工作岗位。

  NAFSA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范塔·奥(Fanta Aw)表示,“这里预测的直接经济损失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学生推动创新,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并为我们当地的大学创造研究和学术机会,这将造福我们国家几代人。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敞开大门。”

  今年,许多计划赴美留学的学生因难以获得签证而无法入境。5月下旬,美国国务院暂停了外国学生签证面试的安排,三周后恢复,并制定了审查签证申请人社交媒体账户的新规定。

  非营利会员协会国际招生管理协会执行董事克莱·哈蒙表示,暂停签证的时机对秋季学期的签证发放产生了“最大可能的影响”。

  实际上,今年一些已经在美国的学生由于担心再次入境时遇到问题,夏天均避免出国旅行。

  另外一些国际学生则开始更改留学计划。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家公司从事高等教育顾问职位的鲍卢斯 (Zeynep Bowlus)表示,过去几年来,她所服务的家庭对美国大学的兴趣一直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以及对美国学位价值的怀疑。她表示,美国的政策变化加剧了他们的担忧。“我尽量不把事情搞得太夸张,但同时,我会告诉他们现实情况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障碍。”鲍卢斯说。

  “国际学生的流失将对美国人才生态构成实质威胁。”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全民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郭英剑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期以来,国际学生为美国高校注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与文化多样性,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科研团队、博士项目与实验室建设中作出大量贡献。若签证政策持续收紧,美国高等教育可能面临人才断层,影响其在全球高教体系中的竞争力。”(记者程程对本文亦有贡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