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寿化险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开启新阶段。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天津国资于2024年尾对渤海人寿首轮增资落地,由此,渤海人寿正式脱离“海航系”标签,转而变为天津国资控股的新身份。目前,该公司已从天津自贸区迁址到天津空港经济区。
在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同时,渤海人寿的治理体系也在重塑。
天津国资首批增资10亿元,还将进一步注资
渤海人寿透露,2024年末,渤海人寿完成天津国资10亿元首批增资,实现国资控股。
“后续天津国资股东还将进一步注资,以推进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公司长远战略。”渤海人寿相关人士称,目前,渤海人寿正在推进国资控股后的二轮增资相关准备工作。
该公司表示,通过补充资本,公司的净资产及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得到有效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及治理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渤海人寿介绍,正从负债端、投资端、内部管理方面多管齐下:一是在保险业务方面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在保持现金流和业务规模稳定的同时,深化业务转型,加快风险化解;二是在资金运用方面,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高投资收益率;三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实现降本增效。
9月24日,渤海人寿官网公告,基于公司整体规划和实际经营发展需要,公司营业场所变更至天津市空港经济区西四道168号融和广场。
“当前,随着股权结构调整、治理体系优化,实现国资控股的渤海人寿已获得了风险化解的重大进展,实现平稳落地。”渤海人寿相关人士表示,新职场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这一区位优势使渤海人寿能更好地依托国有股东背景与自贸区政策优势,迎来新发展机遇。
据悉,天津空港经济区作为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门户,正在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渤海人寿总部迁址,被视为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战略。
化险过程,努力保持经营平稳
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落户在天津自贸区的寿险公司,该公司被视为海航系“亲儿子”,这是海航系退出原持股50%的新光海航人寿(现鼎诚人寿前身)过程中,新发起设立的一家寿险公司。
渤海人寿注册资本在成立时为8亿元,先后经历两次大手笔增资后增至130亿元,并维持到天津国资入主前,是少数达到百亿资本的中小寿险公司之一,股东包括17家,持股5%以上的共有8家,其中第一大股东为持股20%的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以来,渤海人寿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
在该公司成立之初,寿险行业正处于监管松绑放开前端、费率改革红利的快速发展期,中小险企业务、模式各种创新,出现了以安邦为代表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一众险企保费突进。渤海人寿也曾定位为创新型保险公司,希望迅速做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打造影响力。其业务一度快速增长,总保费从2015年的33亿元大增至2016年的185亿元,不过,这多是由万能险等短期理财险业务撑起来的规模。
此后,随着监管引导行业回归保障、发展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业务,渤海人寿转为推进价值转型,发展保障型业务,此后年度保费降至百亿以下水平,激进的风险也逐渐暴露。
自2024年开始,渤海人寿未再披露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和年报。在此之前,渤海人寿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多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即不达标,该公司解释称主要风险来自于公司治理等方面。
2023年年报显示,渤海人寿当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约96亿元,出现31亿元的较大净亏损;2023年末股东权益合计36亿元,总资产约为540亿元。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该公司审计后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充足率分别为102.35%、55.48%,略高于最低要求100%、50%。
渤海人寿相关人士介绍,历史遗留问题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渤海人寿在风险化解过程中努力保持了总体经营的平稳有序。
渤海人寿今年5月发布的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24年底,渤海人寿总资产为505.70亿元,公司整体纳税额逾5.5亿元,服务客户约170万人,累计受理客户理赔申请并结案逾60万件,满期给付金额超68亿元。
新董事长获批,推进高管招聘
在股东股权结构变化的同时,渤海人寿的治理体系也有逐步优化的信号。
渤海人寿9月24日在官网公告,近期,因到达退休年龄等原因,原董事长吕英博辞任渤海人寿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职务,根据天津金融监管局批复核准,由寇江华出任渤海人寿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
今年3月,寇江华已接任渤海人寿党委书记,目前他还担任渤海人寿临时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寇江华于197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他兼具监管经验、地方实践和市场化操盘履历。
寇江华有近18年的监管工作经验。2000年8月进入原中国保监会,曾任职于原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原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其中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管工作经历超6年。
2015年至2017年期间,寇江华任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挂职),2018年4月开始他主职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寇江华还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天津市滨海新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以及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天津市滨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此前,渤海人寿刚因高管公开选聘受到关注。渤海人寿9月9日通过官微等渠道发布了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拟选聘两名副总经理,分别负责分管保险业务渠道,以及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且选聘条件较为严格。
渤海人寿回应称,此次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两名副总经理,是公司落实市场化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引入对保险行业发展有深刻思考,同时具备丰富保险业务推动经验、较强战略企划和资本运营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助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目前渤海人寿高管选聘工作已进入候选人甄选阶段。同时,渤海人寿表示,总经理相关选聘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
目前据公司官网信息,渤海人寿高管成员还包括6人:副总经理燕伟、财务总监陈皓、总经理助理兼临时合规负责人宋兴明、董事会秘书陈龙、总精算师于川泳、临时审计责任人刘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