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22:08:01 股吧网页版
假日经济|黄金周全国体育赛事扎堆 “观赛+消费”成为新时尚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刘晓颖

  “观赛+消费”成为这个黄金周的新时尚。

  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大城市开启“赛不停”的模式,中国网球公开赛、WTT大满贯、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大师赛等国际高水平赛事陆续开赛,点燃了各地的假日经济。

  在国内,观赛旅游成为如今假期的新热点。体育赛事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为各个城市带来人气,也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

  异地观众超七成,停车一天只要10块钱

  这个国庆长假,上海迎来一场体育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虽然申城的天气炎热,但今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正赛阶段10月1日至12日)对于网球迷来说依旧是一场盛宴。

  网球名宿德约科维奇由于年龄已大,全年参赛次数明显减少,主办方原本已经做好了他不参赛的准备。但比赛开始前几天,德约确认重返申城。10月2日的赛前发布会上,德约说,上海是除祖国塞尔维亚外,他获得支持最多的地方,而这正是他坚持来上海参赛的核心原因。

  今年主办方为了增加观众体验推出不少举措,为了解决本地与周边自驾观众游客的停车问题,今年特意与各部门协调,在周边供应了约3000个停车位,并且只收取每天10元的优惠停车费。而面向海外游客,赛事也推出了细致的服务——不仅为境外观众提供办理签证的帮助,还会在境外游客落地上海机场时为他们发放已经预先充值的“上海PASS”卡,可以用于搭乘地铁公交以及部分商户的便利支付。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预计,今年大师杯现场观众人数将突破24万人次,其中上海之外的观众占比超70%,境外观众占比约11%,均超过去年水平。

  杨亦斌称,目前全球共有9站ATP1000大师赛,印第安维尔斯观众最多,达到48万人次。上海大师赛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未来5-10年力争现场观众人数达到30万-40万人次,20年后对标大满贯赛事规模。

  体育赛事的溢出效应明显。申城各区也积极抓住这波“流量”,比如静安为了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设置了丰富的商圈联动。赛事期间,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化身“ATP球迷潮流派对现场”,来自天南海北的球迷聚集在一起,在夜幕之下喝着啤酒、吃着夜宵,共同观看露天的网球赛事转播。位于张园的YONEX品牌快闪店也延时营业至23点。据上海静安官微,国庆假期,张园日均到访客流约7万人次。

  体育赛事“燃动”假日经济

  除了上海,今年“十一”期间,全国多地相继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拉动了当地的消费。

  中国网球公开赛为期大半个月(9月14日至10月5日)。据官方统计,截至10月5日,赛事门票销售额突破880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10%;赛期综合消费达到3600万元,比去年全赛期增长44%。其中,特许商品销售突破1250万元,同比增长160%。此外,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较去年增加20%,吸引京外观众超18万人,境外观众近1万人。

  同样在北京举办的2025WTT中国大满贯也是如此。数据显示,本次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近8800万元的门票收入更是创下WTT赛事销售纪录,同比增长高达54.3%。火爆人气蔓延至整个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并不局限于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

  成都通过2025年成都公开赛—ATP250、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等赛事进行文旅联动,观众可凭部分比赛门票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等多个景点场馆、餐厅、酒店享受折扣优惠。

  海南中秋国庆期间集中举办12场“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以此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赛事活动与景区、商圈、街区联动,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量”的经济转化模式。

  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带动了当地的酒店、餐厅、商店的消费。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鼓励城市举办比赛,并将其转化为商业和旅游的机会。其理念是鼓励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这将为当地酒店、餐厅和商店带来可观的收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此前在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称, “跟着赛事去旅行”深入人心,“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场赛事多日消费”成为新风尚。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强化赛事与产业的协调联动,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和提升形象的“强引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