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开罗10月9日电(记者张健)近日,埃及总理马德布利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的西坎塔拉工业区为分别由中国和土耳其企业投资的两座纺织厂揭幕。这是西坎塔拉工业区内首批企业投产。记者了解到,该工业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已吸引40家企业入驻,超过一半是中资企业,正在成为埃及重要的纺织和成衣制造中心。
一年内四十家企业蜂拥而至
恒生埃及纺织厂是西坎塔拉工业区首批投产的企业之一。该厂主要生产窗帘、沙发以及床上用品等室内装面料,总投资额7000万美元,占地2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每期占地10万平方米,将创造约1300个就业岗位。
记者在恒生埃及纺织厂看到,整洁的厂内道路、气派的厂房、崭新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彰显着企业的实力。进入厂房内,一排排现代化设备正在运转,工人们围着机器忙碌着。
恒生埃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松夫说:"我们是西坎塔拉工业区里第一家投资建厂的企业。从签署投资协议到投产,这一年的时间里,有40家企业蜂拥而至。"
记者梳理当地媒体报道了解到,这40家企业中有20多家来自中国、10家来自土耳其,其他来自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中资企业中来自浙江省的居多。这些企业涉及纱线、面料、成衣、配饰、行李箱、包装材料、印刷服务等细分领域,总投资达15.5亿美元。
据了解,西坎塔拉工业区初步构想于2011年,最近几年才开始开发,园区内陆续建设了道路、配电站、水站等基础设施。
"我们在埃及考察了多个地方,其他地方在供水和招工方面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最终我们选择了这里。当时没有一家企业入驻,大家都在观望,我们起到了示范作用。"陈松夫说。
旨在解决就业和出口创汇的工业区
西坎塔拉工业区是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已规划的四个工业区之一。它位于东塞得港和伊斯梅利亚市之间的公路旁,紧邻苏伊士运河,周边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记者在正在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内临时设置的办公室见到了西坎塔拉工业区管理部门经理穆罕默德·阿卜丁。阿卜丁说:"西坎塔拉市重点发展纺织业的原因是,这里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此前当地人为了谋生外出去东塞得港、苏伊士省、斋月十日城等地打工。工业区发展起来后,他们可以就近就业。伊斯梅利亚市有的学校设有纺织专业,每年都培养纺织技术人才。"
据阿卜丁介绍,西坎塔拉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是20平方公里,计划引入300多家企业,配套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保税仓库、物流公司、清关、银行、医院、宾馆等服务设施。其中一期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计划容纳40至60家企业,两年内建设完成。二期可能效仿苏伊士省的工业区,采用托管给园区开发企业招商运营。
"期盼中国的纺织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前来投资。"阿卜丁说,当地盛产椰枣、西瓜、芒果。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表示,埃及政府已经花费150亿埃镑(约合3.1亿美元)用于西坎塔拉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所有项目都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总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推动西坎塔拉工业区成为中东和非洲地区领先的纺织和成衣制造中心之一。
飞速发展中的埃及纺织业
除西坎塔拉工业区外,埃及南部也有多个纺织工业区正在建设。例如,法尤姆省的瓦迪萨里里耶(Wadi El-Saririya)和明亚省的穆塔哈拉(Al-Motahhara)两个纺织工业区各占地550万平方米。
埃及纺织业专家阿什拉夫·巴达维表示,得益于成功吸引来自土耳其、德国等欧洲国家,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外国投资,埃及纺织业正经历一场产业飞跃。
埃及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从埃及成衣出口数据一窥端倪。埃及成衣出口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期间,成衣出口额达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埃及成衣对美国出口增长14%,对欧盟出口大幅增长36%,对非洲市场(不含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56%。埃及成衣出口委员会主席法德勒·马尔祖克表示,预计埃及成衣行业出口全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0%至35%,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埃及纺织工业商会执行主任哈立德·巴赫里说,目前埃及共有约1.4万家纺织企业在商会注册。中方可以充分利用埃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多边贸易协议带来的便利。埃及方面则期待通过中资企业的投资带动就业、促进出口增长,实现互利共赢。
陈松夫表示,埃及的对外贸易协议便利、招商引资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对中国纺织企业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