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22:24:20 股吧网页版
【西街观察】大疆之鉴 价保之难
来源:北京商报

  国庆中秋双节一过,一众平台和商家立马进入“双11”节奏,为了尽可能地笼络消费者,让优惠来得多一些、早一些,是所有促销节参与者的小九九。

  不患寡而患不均,近日,大疆最新促销活动出现保价争议。一些消费者反映,刚刚下单购买了大疆产品,商家立刻开启数百到上千元不等的降价活动,但有些渠道尤其线下门店并不支持价保,感受到深深的价格“背刺”。

  近些年,价格背刺成为促销领域的通病,由于品牌和平台的销售策略灵活多变,价格体系时常朝令夕改。加之部分产品降价幅度颇大,不少消费者扛起维权大旗。

  而为了平衡价格浮动带来的消费者心理落差,不少平台和渠道引入了价保机制。通过设定7天、15天、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价格保护”周期,让消费者安心下单并对优惠获得相当时间预期的满足感。

  “双11”等促销节,是价格敏感占主导的零售场景,价保更是对低价策略的加码。价保机制的不一致,先入场消费者的失落感会加倍放大。这种被动的支付溢价,必然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认同的考问。

  不过,价保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决策机制。它是商家与消费者的附加约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策略和优惠手段,在不同平台不同渠道,制定何种降价策略、提前多长时间告知、价保多少时间,均是企业自主决策。

  当下的中国零售市场,仍然是渠道众多、快速变化、激烈交融的市场,消费者鲜少去研究自营店、授权店的区别,往往把信任交付给品牌和平台。

  而价保很大程度上是品牌和平台的共同决策,有时候平台的话语权甚至更加强势。因此不难发现,在“双11”等重大促销节点,平台和价保的存在感要更为明显。而在渠道分散的线下门店,由于运营效率和成本压力,价保是稀缺概念。

  但出现争议的时候,消费者诉诸品牌,品牌却左右为难,悖论在于,价保本意是构筑消费信任的护城河,但在复杂的渠道体系中,它反而可能成为撕裂品牌统一形象的裂缝。

  消费者通常不会理解或接受这种渠道差异,而是将其归咎于品牌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区别对待”。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价保争议频发,是传统促销模式在全渠道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必然困境。

  价保不再仅仅是一项增值服务或营销噱头,它正被迫升维,成为品牌全渠道战略和用户运营能力的压力测试:品牌能否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价格协同与服务一体化。

  促销终究是道算术题,价保也是。消费者追求始终如一、一视同仁,但在运营成本、库存管理、经营定价权等多重博弈下,平台、经销商和品牌的关系,还会继续变化。

  北京商报评论员张绪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