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22:37:20 股吧网页版
深度融合文旅体验受追捧!国庆假期全国出游8.88亿人次 消费超8090亿元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讯(记者沈娇娇)今年“黄金周”恰逢国庆与中秋“双节”并行,长达8天的假期为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期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数据显示,本次假期引发了红色景点、秋日风光、夜游经济的消费热潮;另外,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休闲游”、“乡村游”,以及各类深度融合的文旅体验活动。

  红色、秋色、月色点亮“双节”假期文旅市场

  财联社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各地政府官网等公开渠道信息发现,红色、月色、秋色成为本次假期的热门“色彩”,红色旅游景区、赏秋目的地、夜游经济备受青睐。

  四川、安徽等地的政府官网信息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四川全省纳入统计的36家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5.23万人次,同比增长6.02%;峨眉山景区推出无人机升国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持续举办公益观影和“信仰之光”“烽火抗战”等展览,诸多游客前来缅怀瞻仰。

  安徽全省红色旅游则在国庆假期接待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5.1%。其中,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光影沉浸叙事”,再现突破江防、巢湖练兵等重点场景,接待游客6.3万人次。

  同时,季节主题消费爆发,“赏秋”、“赏月”等季节元素与节日氛围叠加。美团旅游数据显示,相关搜索量均同比增长超180%,稻城亚丁、呼伦贝尔、北疆等成为赏秋热门目的地。

  恰逢赏月佳节,夜游经济持续火热。携程数据显示,“夜游”搜索热度环比涨超200%,无人机烟花秀、博物馆夜游等受青睐。其中,江西南昌国庆烟花秀吸引122万观众共赏。

  以夜市小吃闻名的湖南餐饮更是不遑多让。郴州的裕后街,国庆假期最高日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在沿街的旅拍店铺门前,等待换上汉服拍照的游客排起了长队,街区的餐饮区域也座无虚席。

  “休闲游”、“乡村游”成热门选择

  热门景区人山人海、高速公路拥挤堵塞,为了避免长假旅游过后只剩下“满满的疲惫感”,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瞄准节奏较慢的“休闲游”、小众的“乡村游”和“县城游”。

  与往年相比,似乎有更多游客选择省心省力看风景。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出境包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20%;电梯、索道助力无痛爬山,多个景区相关订单增长。

  一批松弛感拉满的“宝藏小城”和“美丽乡村”成为热门选择。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官微“安徽文旅”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庆假期期间,该省乡村旅游接待3113.6万人次,同比增长5.5%,接待量占全省的51.1%;重点观测的100家“皖美民宿”接待游客6.4万人次,同比增长7%。

  “乡村游”和“县城游”的兴起,也提升了相关区域酒店的预订热度。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超过30个区县的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预订热度增速最高的五个区县目的地分别为:福州市平潭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汉中市留坝县、温州市洞头区。

  文化体验与旅游相融合

  文化体验正在成为人们的旅游新追求,结合国庆和中秋节庆主题,各地文旅局、景区积极推出系列活动,如:举办演唱会、歌舞剧、体育赛事,等等。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据悉,湖北全省博物馆举办223场主题活动,推出416场大型展览,累计接待观众335.17万人次,同比增长32%;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映像长江”电影周等900余场专题展演集中上演;各地开展非遗展演等民俗活动200多场次。

  重庆全市29家主要剧场和重点演艺新空间累计演出567场,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4%;累计接待观众约16.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6%。

  上海方面,长假期间,除了有各类文旅节庆、体育赛事、美食节展等活动外,围绕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各类项目也在持续开展,如:第十二届复兴艺术节、长滩艺术节、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等,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假日文旅体验。另外,2025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文化周、2025上海赛艇公开赛等体育赛事,以文旅商体展联动为核心,构建了“观赛+体验+文旅”的全链条消费环节,在节日期间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