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叠加释放消费潜力,国内游与出境游订单均创新高,小众城市与县域旅游热度显著提升,更多小城迎来文旅大流量。
多家旅游出行平台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因“鸡排哥”屡登热搜的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另外以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网球大师赛、武汉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体育赛事,也给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带来文体旅消费热度。
入境游方面,受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政策利好的影响,入境旅游实现超预期增长,中国多个城市在这个假期成为全球游客的打卡胜地。
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一线和强二线依旧最热门
和往年类似,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凭借便捷的交通配以及“吃喝玩乐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依旧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热门Top10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北京、重庆、成都、上海、杭州、南京、长沙、西安、武汉、广州。
探访本地特色美食、体验当地居民一样的玩乐方式,成了深度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假期在武汉的汉口火车站看到,站内几家蔡林记热干面馆都生意火爆,面馆推出了一些非遗套餐,兼具了地方特色和性价比,颇受旅客欢迎,因为面馆座位满员,不少旅客扎堆站在面馆门口吃面。

图:国庆假期,汉口火车站的蔡林记,一座难求。拍摄:周慧
来自北京西城区的王女士,她假期的旅游线路包括重庆、恩施、宜昌和武汉,分别体验了各地美食和风景。10月2日,她登黄鹤楼就排队了一个多小时,景区人非常多。“二线城市打车和吃饭都比北京便宜很多,也比一些小城市景区要便宜,早餐热干面只要5元一份,坐长江轮渡只要1.5元。”王女士说。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必吃榜”热门城市Top10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
除了美食、购物等,体育类项目也是大城市旅游消费的特色供给。国庆中秋长假也成为体育赛事的“黄金档”,进一步激活当地文旅市场。
去哪儿数据显示,在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轮番上演,拉动奥体中心周边酒店预订同比增长116%,孙颖莎等国乒明星引大量粉丝,石景山首钢园周边成为酒店热门商圈之一;成都赛艇公开赛创新推出“票根经济”,观众凭比赛门票可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等成都多个景点享受折扣优惠,推动四川景区占据全国前十热门景区中的三席。
一位武汉网球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去年假期分别看了武网和上海网球大师赛,今年假期他看了武网,消费了场地周边的餐饮,去上海看网球大师赛的朋友给他带了很多大师赛的精美周边。围绕网球相关的消费,是他和身边网球迷朋友们这两年国庆假期的主要休闲消费。
中国游客足迹加速延伸
随着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消费日常,中国游客的足迹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假期中国游客的足迹覆盖超180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大幅增长。游客玩得更深入,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尤为强劲;东亚、东南亚以及澳新、欧洲的中小城市也翻倍增长,旅行兴趣呈现出从经典目的地向小众目的地加速分散的趋势。
大学生们不再局限于就近城市的“特种兵式”旅游,转而探索更多玩得久、体验深入的长线目的地。大学生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3%,其中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10%。
一位假期在日本带中国游客户外徒步的中国导游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他发现很多中国游客对日本的旅游出行线路都很熟悉,很多人在日本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他在日本某小城市的海鲜市场吃烧烤时发现,这种非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估计也能占到一半。他在假期带了几个中国家庭游客和个人游客在日本熊野古道徒步了五天,类似的海外户外线路,现在也很受中国游客欢迎。
飞猪数据显示,日本、中国香港、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则是出境游的热门选项。
在国内游市场,黑马目的地在长假期间不断涌现,“鸡排哥”的爆火为景德镇人气锦上添花。美团数据显示,假期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其中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加近30%,Top5的客源地分别是北京、武汉、上海、杭州、深圳。
除了景德镇,“反向旅游”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小目的地迅速蹿红,成为用户黄金周旅游“避开人潮、发现惊喜”的新选择。
相对一二线城市来说,小众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捷度更低一些,租车出行的普及,也让中国游客的足迹进一步下沉。神州租车数据显示,假期朔州、乐东、阿勒泰、喀什、通化、伊犁、呼伦贝尔、芒市等城市订单量增速均超过200%。
入境游热度升温
得益于免签政策、支付便利化等多重利好,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深度游览中国,入境游的热度在继续升温。
据国家移民局数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其中,外国人143.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6%;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46.8%。
外国游客的中国游,传统热门目的地仍是主流选择。北京今年假期入境游热度攀升,据北京市商务局和文旅局数据,假日期间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北京接待入境游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48%。
神州出行数据显示,随着“China Travel”持续升温,使用国际驾照的用户同比上涨,他们多选择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传统热门城市打卡。
相对去年来说,外国游在今年假期探索的旅行目的地也开始愈加多元化,更多小城市迎来了境外游客。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目的地覆盖了近百个城市。相比去年同期,外国游客新打卡的国内城市包括:鸡西、哈密、徐州、澜沧、南充、昭通、秦皇岛、乌兰浩特、鞍山、芜湖、达州、舟山、鄂尔多斯、二连浩特、腾冲、库车、宜春、运城、阿勒泰、扬州、黄山等。
从客源国来看,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游客最爱来中国玩。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国内城市Top10是: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厦门、青岛、海口、沈阳。从预订增幅来看,今年以来大力发展国际航线的山西大同,拔得头筹,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同比增超7倍;云南丽江增幅超过5倍,宁夏银川增超4倍。
今年暑期,大同云冈国际机场一度因国际航班机票便宜被广泛讨论,甚至吸引了部分北京游客从大同转机出国旅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十月末,从大同出发到韩国首尔的机票,还有单程200元左右的直飞航班,出发时间是在夜间凌晨,对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来说,也是不错的“捡漏”选择。
有旅游行业从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大同除了有出境的便宜航班,入境同样也有便宜航班,同时,大同市去年实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叠加山西古建等历史资源丰富,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还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