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消息,记者10月9日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了解到,《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已于日前正式印发,围绕实现“七个一”和加强组织实施等八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任务举措。
“七个一”中排在首位的是共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群”,包括四方面创新:一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都市圈重要节点建设,强化交通、物流、产业、就业、生态、公共服务等功能配置,更好发挥综合承载、空间联结、要素流通作用。
二是发挥重点区域战略先导作用,强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综合试验功能,推动跨域重点毗邻区建设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三是推动制度建设一体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规划、政策、立法协调机制。四是放大都市圈间协同联动效应,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等轴带建设,向都市圈间联动要空间效应。
解读:今年出台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定义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就被列入其中。
数据显示,去年长三角GDP突破33万亿元,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六大城市群第二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相关探索已推进7年,下一步怎么走?10月9日,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按照当地媒体报道,面向2035,长三角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将是“十五五”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全球看,都市圈是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拥有纽约都市圈、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拥有东京都市圈,这些国际都市圈的发展高度决定城市群的发展能级。
聚焦于长三角,区域内共有六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其中,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已获批国家级都市圈。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发展至今,成绩有目共睹,但短板亦不能忽视,比如有机制框架,但运转效率待加强;有规划指引,但规划落地保障不充分;有规模体量,但中心城市能级要提升;有空间形态,但关键节点、重要轴带定位需明确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合作、分工与差异》一书中指出,当协调成本大于交易成本,或某些地区负担超越效益,一体化合作难度将加大。着眼于当下,如何破解影响都市圈释放红利的制约因素?
除了跨区域协调发展共建“一个群”,此次《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产业创新协同、市场环境优化提升等多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举措,同时强化组织实施机制,要求建立健全多层次工作推进机制,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三省一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责任分工和跟踪调度等。
#动向
两家龙头央企正式迁驻雄安
10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升旗仪式,这标志着作为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的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两家龙头央企在雄安落地扎根,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雄安新区集聚,促进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央企员工的大规模入驻也将为雄安新区带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活力提升。
上海支持“三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据上海市农业农村委10月9日消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上海市财政局制定了《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及资金管理细则(修订草案)》。其中提出,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坚持绩效导向,加强评估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推行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重点支持特色种源、农业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等新赛道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张江种谷”“上海农业科创谷”“长三角农业硅谷”(简称“三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浙江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科技发展
浙江发布消息,近日,浙江省财政厅、省科学技术厅印发《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于10月30日起施行。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浙江实施省科技计划、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包括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培养科技人才等。
成都到2035年实现15分钟生活圈100%覆盖
成都日报消息,日前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成都市公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规划立足成都全域城市地区,核心聚焦街道、社区级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两级两类”设施体系。根据规划,到2035年成都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100%覆盖,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就近满足、便捷共享、美丽宜居和谐生活家园。
#声音
商务部回应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
中国商务部9日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有损防扩散国际努力。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数读
国庆中秋假期超24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据初步统计,10月1日至8日(国庆中秋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增长6.2%。
从出行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各方式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假期8天,铁路客运量预计1.54亿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22.47亿人次,日均2.8亿人次,同比增长6.5%;水路客运量预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另据统计,各地强化自驾出行、小微汽车租赁服务保障,假期日均租出车辆约65万辆,同比增长18%。
#放榜
2026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连续三年位于亚洲榜首
10月9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本次世界大学排名涵盖115个国家/地区,共有2191所高校上榜,再创历史新高。亚洲共有来自36个国家/地区的929所高校上榜。

英国牛津大学十年蝉联全球榜首。清华大学蝉联全球第12名,连续三年位于亚洲榜首。中国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至少三所上榜高校,且所有上榜高校排名都有所上升的地区。
此外,有7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与去年持平。这些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内地共有97所高校上榜本次世界大学排名,较去年的94所有所增加。跻身全球前40强数量增至5所(去年为3所)。新晋院校包括浙江大学(从世界并列第47名跃升至世界第39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从世界第52名升至世界第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