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指数化投资持续发展,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ETF总规模达5.6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ETF正愈发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ETF的加速发展是政策支持、投资者需求增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规模加速增长
年内ETF规模和份额双双实现快速增长。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6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年初增加1.9万亿元,增幅超50%;ETF总份额达到3.01万亿份,较年初增加3530.05亿份,增幅超13%。
拉长时间来看,近年来ETF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每万亿元扩容周期逐渐缩短。2023年8月份,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4年9月份,ETF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今年4月份,ETF总规模又突破4万亿元;今年8月份,ETF总规模就快速迈上了5万亿元新台阶。
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研究员毕梦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ETF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红利与监管支持。例如,新‘国九条’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证券交易所持续丰富宽基指数体系等。”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ETF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ETF产品的工具性特征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ETF品种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很多行业ETF或主题投资ETF,例如券商ETF、机器人主题ETF等,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队”也会通过增持ETF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从多只ETF定期报告来看,“国家队”持有大量ETF产品,这也助推了ETF产品的发展。
“ETF具有费率低、风险分散等特性,这降低了投资者的参与难度,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行业ETF等捕捉行业轮动机会。另外,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股票ETF长期持有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个股投资,单只ETF覆盖数十只甚至数百只成份股,可有效分散投资风险。”毕梦姌同时表示。
“巨无霸”产品不断涌现
随着ETF总规模不断增长,各类型ETF和单只ETF产品的规模也进一步增长。
从投资范畴来看,股票ETF和债券ETF两类ETF产品受到关注。其中,股票ETF是规模最大的一类ETF产品,截至9月30日,股票ETF总规模达3.71万亿元,在ETF总规模中占比约为66%;债券ETF规模也实现快速增长,已突破6900亿元,在ETF总规模中占比约为12%。
“巨无霸”产品阵容也有所扩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市场上已有7只千亿元级ETF,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相较2024年底,千亿元级ETF数量增加1只。
目前市场中的7只“巨无霸”产品均为宽基ETF,杨德龙对此表示:“宽基ETF可以让投资者抓住市场上涨的整体机会,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有其自身优势。”
毕梦姌认为,宽基ETF成份股行业分布均衡,能有效分散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将宽基ETF作为底仓资产,可利用其低波动、高流动性特性平衡组合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宽基ETF适合新手或长期投资者,无需精准择时即可分享市场收益。
除了上述7只千亿元级“巨无霸”ETF,市场还有超百只百亿元级ETF,同时,部分百亿元级ETF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并跻身“千亿元级俱乐部”。举例来说,截至9月30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已达976.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