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最新出行数据。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
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累计15396万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水路客运量累计1166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1%;民航客运量累计1914万人次,日均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3%。
公路人员流动量累计(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24841万人次,日均28105万人次,同比增长6.6%。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30677万人次,日均38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累计194164万人次,日均24271万人次,同比增长7.2%。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公众出行意愿较强,旅游流、探亲流高位叠加,为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大动能,有效激活了假日消费,充分彰显我国经济的蓬勃活力。
大量游客出行,带来了实打实的消费成绩单。
10月9日,“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显示,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同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国家税务总局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对国庆中秋假期相关消费行业销售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食品及保健品消费平稳增长。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笔,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95.23亿笔;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庆假期消费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供给旺盛、假期天数增加等诸多因素均有关系。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国庆假期因与中秋重合增加一天,为公众出行、消费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从消费结构看,当前,我国商品消费规模可观且稳定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长,‘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正加快培育。此外,消费新热点不断涌现,也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付一夫分析称。
假日消费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亦是观察我国消费市场走势的关键窗口。假日消费的集中性、综合性、规模性等特征,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伴随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假日消费整体呈现出规模扩容、模式创新、融合场景涌现等新趋势,有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后,如何进一步释放假日消费潜能?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管部门、企业等各方可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强化政策支持,为节假日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完善下沉市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向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延伸;丰富消费场景,积极发展智慧商圈,充分发挥前沿技术在消费场景中的作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进一步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