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0月9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正式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取代2025年2月份推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实施多项优化措施及扩展合资格资金用途。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9月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时提出。这项安排旨在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资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较长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9月26日在官网发文中提到,近年来,各种指标均显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离岸枢纽作用不断强化。近期亮点之一是市场对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需求大幅提升,其中一个明显的指标是银行业人民币的贷款对存款比率由2022年9月份的约20%攀升至2025年6月份的逾90%,企业对于较长期人民币贷款的需求也日益殷切。
据悉,“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的总额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将分为三阶段落实。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回应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发展。一方面,近年来,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基本徘徊在1万亿元左右,流动性规模有限导致市场利率水平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人民币融资成本,限制了实体经济对人民币的使用。另一方面,拓宽跨境人民币资金渠道可以为离岸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
往前回溯,香港金管局在2012年6月份推出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目的是应付离岸人民币市场可能出现短期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因应运作经验以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香港金管局其后陆续推出多项优化措施。
香港金管局于2025年2月份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持银行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
“相比于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所涵盖的合资格资金用途范围更为广阔,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领先地位。”香港金管局表示。
“随着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使用越来越便利,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也将逐步提升,推动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配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监管协调和跨境合作也至关重要,需要加强跨境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推动跨境结算机制的建设,丰富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和汇率机制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