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正式收官。
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数据中心发布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超长假期加持下,全国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丰收、中秋主题备受青睐。例如,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备受欢迎,湖北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中秋夜专场活动,吉林长白山景区推出了“慢行赏秋”徒步线路。
“旅游景区特别是高等级旅游景区和热门博物馆,依然是最典型的旅游空间,也是游客最愿意参与的文化场景。”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系统推出了“非遗颂山河”“非遗进景区”“非遗市集”等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可触可感可体验。各地博物馆通过推出假日临展和特展,延长闭馆时间,开展“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让文化成为推动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力量。
各地推出的惠民便民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据文旅部介绍,假日期间,全国共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贴心服务让游客暖意十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指数为89.2,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2.56亿人次、旅游总花费将达到3.43万亿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7503.54万人次,主要经济指标或将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