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镇内人流如织,练塘茭白节农事体验趣味盎然,百联青浦奥特莱斯消费火热……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青浦成为长三角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10月9日,新民晚报记者从青浦区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青浦区累计接待游客183.04万人次,同比增长24.55%;实现旅游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26.14%。区内重点商圈销售总额突破5.2亿元,同比增长11.01%,展现出蓬勃的消费活力。
这份亮眼成绩单,离不开“六业”融合深度赋能。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浦区构建“赛事引流、文化铸魂、商业承势、乡村聚气”的融合生态,1200万元消费券筹备到位,推动消费场景与业态融合再突破。
一方面,青浦区以“场景搭建+业态联动”为核心路径,从节展、古镇乡村、商圈三端协同发力,全面激活假日消费全域活力。9月26日“最江南”青浦文化旅游节暨金秋消费季在朱家角古镇启幕,双节期间全区共举办133项特色活动,形成全域联动氛围;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青浦分会场以“火+萤火虫IP”串联崧泽映巷、朱家角等核心点位,带动崧泽映巷实现游客接待5.29万人次、销售30.99万元;“CP2025SP”上海动漫文化博览会设“次元闹传统”展区,联动10余项非遗与热门动漫IP,为亲子及青年群体提供多元文化体验,10月7日-8日进场超15.5万人。
另一方面,青浦区以“江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联动古镇场景、文化场馆、惠民载体构建多元文化矩阵。金泽古镇以“月满华诞庆盛世迎祥夜月最江南”为主题,将手作体验、趣味游戏与越剧、中式乐器演艺深度融合,推动江南中秋习俗活态传承,打造“可参与、可感知、可传播”的古镇文化场景;白鹤镇依托青龙镇历史底蕴,开展“文物中的青龙”——2025年青浦区“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雅集活动,通过历史人物故事展演追溯千年航运文脉,在青龙塔周边设置古风市集,实现“历史记忆+国潮表达”的有机结合,让青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以“非遗竹编相框创意体验”“织布机编织体验”为抓手,将崧泽文化知识融入手工体验,厚植青少年本土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感。
为提升市民出游“新体验”,青浦区还通过特色活动优化体验,以精细保障筑牢基础,切实提升市民游客出游获得感。朱家角古镇开启沉浸式文化季,以水乡文化展、稻艺工坊、中医文化展夯实文化基底,舷歌武韵非遗展演、课植园昆曲《牡丹亭》、水乐堂创意音乐课堂与光影秀轮番登场,实现“非遗+戏曲+光影”多维融合;青西郊野公园以“莲湖青舟”观光游、草坪派对传递生态休闲乐趣;上海大观园推出“幻境前尘人间虚市”沉浸式夜游,让古典意境与浪漫氛围相得益彰。
在配套服务升级上,青浦区聚焦“舒适度”破解出游痛点。围绕核心商圈与重点景区划定时尚消费生态圈、历史人文休闲圈、江南水乡风景区、红韵乡野共融区、湖林生态探索区等五大重点区域,推出“停车无忧、出行便捷”举措,开放107处免费停车点、15594个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