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0月9日讯(记者王婉莹)今年以来,国际黄金市场持续上演上涨行情。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年初约2650美元/盎司起步,一路突破多个关口,8月底以来,黄金打破5月之后的震荡格局呈现趋势性上行。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黄金价格更是持续攀升。10月8日晚,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在突破4000美元/盎司后,盘中触及405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金价飙升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全球货币信用体系重构、去美元化趋势、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以及供需结构性失衡等因素构成了黄金上涨的核心支撑。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夏凡捷对蓝鲸新闻记者指出,美国政府关门扰动、未来降息和衰退的预期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进一步上升,这推动了金银等贵金属和比特币价格进一步走高。
长期来看,多家研究机构对黄金未来走势寄予厚望,认为金价或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在美联储可能进一步宽松政策和通胀仍然高企的情况下,美国实际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利好黄金。
西部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黄金定价存在三个锚,储备价值、消费价值和交易价值。重启降息意味着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未来美联储独立性会持续受到损害,黄金的储备价值将进一步彰显。公司研报认为,黄金目前处于新一轮“第3浪”主升浪行情早期:第一波涨幅是2016年起“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体系松动,黄金的交易价值让位给储备价值;第二波涨幅是2022年起,美国将俄罗斯排除出Swift系统,损害美元信用;第三波涨幅从今年9月18日的非常规降息开始。随着美元信用裂痕持续扩张,金价将开启长期牛市。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短期与长期走势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分化。短期来看,金价可能因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出现震荡;长期而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延续、央行持续购金这三大支柱,为黄金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未来利好方面,美联储降息会弱化美元,增强黄金吸引力,推动资金流入黄金ETF;全球经济与地缘风险将维持黄金避险需求,助力金价;全球央行购金也将支撑金价。但全球经济数据若超预期,可能引发资金从黄金转向高风险资产,导致黄金ETF持有量下降、金价回调。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在研报中指出,展望今明两年,黄金或仍有上涨空间。弱美元周期延续,利好黄金;“避险”将继续推升黄金需求;央行购买方面有望继续发挥正面支撑;如果小概率情形下,美国发生持久性高通胀,黄金的对冲通胀价值将凸显。
国际投行对金价前景同样乐观。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预测,到2026年年中,金价或将达到3900美元/盎司。与此同时,继续将黄金视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以及政治和经济风险对冲工具。
高盛预计,由于新兴市场央行可能会继续将储备进行结构性多元化配置,增加黄金持有量,2025年和2026年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将平均达到80吨和70吨,并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测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而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