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认为,当前债市赚钱效应相对不高,短期建议按照震荡思维对待,10年国债的波动区间可能在1.75-1.85%左右。可以关注的机会:1.交易需要高频一些,例如25T2;2.30年老券、7年国债、部分浮息债、TL2603等相对利率稍高位置。
择券思路上,从曲线静态及持有性价比来看,国债关注7Y;国开关注3Y,7Y;农发关注5Y,8Y;口行关注5Y,7Y;二级资本债关注5Y交易;普信关注2-4Y。(10Y及以内选择)10年国开方面,当前250210-250215利差在2BP左右,250215可能继续在稍长时间持续作为国开债主力券,250215赔率和流动性均好于老券。220220作为新券,流动性太差且收增值税,不建议考虑。
另外,10年国开-国债利差接近20BP,未来等赎回费新规落地影响后,可以再关注利差是否有压缩价值。10年国债方面,250016-250011利差在7BP左右,目前250011流动性还未明显增长,但其有成为下一个10年主力券的潜力,后续如果观察到其流动性开始增加,其与250011的利差也有压缩空间,但需要等待。
30年国债方面,25T6会跟随25T5定价,考虑25T6票息征收增值税,故25T6-25T5利差有可能维持在6-12BP左右(对应3%-6%的增值税),当前两者利差回升至6BP左右,未来不排除利差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但考虑近期利差也明显上升至合理水平下沿,故建议不用再杀跌式卖出。而综合从30年个券选择来看,30年国债交易方面可以重新关注25T2,其再度成为主力券的概率较大。配置角度可以关注25T5,24T1,230023,250002等债券,但只有当债市表现较好时,其与活跃券25T2的利差显著压缩的概率才会上升。
综合来说,在长端利率债交易方面,重点关注25T2,如果希望持有一段时间可以关注利率稍高的30年老券。中端利率债可以关注7Y国债250007,250018。浮息债重点可以关注250214。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5:00,中证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指数(净价)(H21018)上涨0.07%。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上涨0.06%,最新价报116.9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2周累计上涨0.33%。
流动性方面,国债ETF5至10年盘中换手21.6%,成交3.2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年日均成交4.48亿元。
规模方面,国债ETF5至10年最新规模达15.07亿元。
截至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5年净值上涨21.53%,指数债券型基金排名35/179,居于前19.5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8%,最长连涨月数为10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5.81%,涨跌月数比为55/25,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月盈利概率为70.6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100.0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半年最大回撤1.09%,相对基准回撤0.40%。
费率方面,国债ETF5至10年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10月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3%。
国债ETF5至10年紧密跟踪中证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指数(净价),中证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指数从沪深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上市的记账式附息国债中,选取发行期限为5年、7年和10年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券,采用非市值加权计算,以反映上述三个期限国债活跃券的整体表现。机构认为当前债市赚钱效应相对不高,短期建议按照震荡思维对待,10年国债的波动区间可能在1.75-1.85%左右。可以关注的机会:1.交易需要高频一些,例如25T2;2.30年老券、7年国债、部分浮息债、TL2603等相对利率稍高位置。择券思路上,从曲线静态及持有性价比来看,国债关注7Y;国开关注3Y,7Y;农发关注5Y,8Y;口行关注5Y,7Y;二级资本债关注5Y交易;普信关注2-4Y。(10Y及以内选择)10年国开方面,当前250210-250215利差在2BP左右,250215可能继续在稍长时间持续作为国开债主力券,250215赔率和流动性均好于老券。220220作为新券,流动性太差且收增值税,不建议考虑。另外,10年国开-国债利差接近20BP,未来等赎回费新规落地影响后,可以再关注利差是否有压缩价值。10年国债方面,250016-250011利差在7BP左右,目前250011流动性还未明显增长,但其有成为下一个10年主力券的潜力,后续如果观察到其流动性开始增加,其与250011的利差也有压缩空间,但需要等待。30年国债方面,25T6会跟随25T5定价,考虑25T6票息征收增值税,故25T6-25T5利差有可能维持在6-12BP左右(对应3%-6%的增值税),当前两者利差回升至6BP左右,未来不排除利差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但考虑近期利差也明显上升至合理水平下沿,故建议不用再杀跌式卖出。而综合从30年个券选择来看,30年国债交易方面可以重新关注25T2,其再度成为主力券的概率较大。配置角度可以关注25T5,24T1,230023,250002等债券,但只有当债市表现较好时,其与活跃券25T2的利差显著压缩的概率才会上升。
综合来说,在长端利率债交易方面,重点关注25T2,如果希望持有一段时间可以关注利率稍高的30年老券。中端利率债可以关注7Y国债250007,250018。浮息债重点可以关注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