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间,九颂基金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管金生家属的通知,管金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10月7日与世长辞。
根据公告,作为中国证券行业的先驱,管金生毕生致力于金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1988年,他创办万国证券,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多个先河,被市场人士誉为“中国证券教父”。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前瞻性视野,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6年,管金生创立九颂基金,继续投身于私募基金领域。
回望中国A股市场这三十余年,管金生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曾一手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却又因“327国债事件”一夜之间从巅峰跌落至谷底。

从“翻译岗”转投“金融圈”
1947年5月,管金生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家境并不富裕。1965年,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管金生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法语。
毕业后,因专业不对口,管金生从公安机关翻译岗离开,跨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先后任经理助理、副经理,在此期间还被外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深造,获得法学、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
1988年,管金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10家股东筹资3500万元,管金生受命筹建了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任副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管金生也由此成为了中国证券业的“开荒者”。
1990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在筹办上交所的过程中,涉及到交易规则设计、交易设备处理、交易员培训等场景,几乎都能看到万国证券的身影。此外,深沪两市的异地交易也是由万国证券率先实施,万国证券还最早开始在国内推动开展无纸化交易。
管金生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也让他拥有了前瞻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管理视野。一方面,任职万国证券期间,他大量招聘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老师,培养专业的交易员;另一方面,1994年,万国证券先后在新加坡、伦敦开设分公司,并着手筹建美国分公司,努力向国际投行看齐。
彼时,管金生风头无两,与原君安证券的张国庆、原申银证券的阚治东,并称为“中国证券教父”。
券业“明星”落幕
“327国债事件”则将管金生拉下了“神坛”。
327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元。当时,327现券的票面利率约定为9.5%,正常情况下,到期之后该国债的本息之和应为128.5元。
1995年初,有市场传言称,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国债的信用以及持债者的合法收益,财政部将提升327国债的保值补贴率。经管金生测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然而,财政部当时正式发布的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照148.5元的价格兑付。
消息一经发布,多空头展开了激烈博弈。在市价来到147元左右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开始大举做空327国债,突破数量下单砸盘,超额卖出国债期货。最终,多头全部爆仓,万国证券获利42亿元。但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上交所当时即宣布最后八分钟交易无效。这意味着万国证券非但无法获利,还将亏损56亿元。
随后,万国证券发生挤兑事件,管金生也引咎辞职,还因贪污和挪用公款,于1995年5月19日在海南被捕。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17年徒刑。2003年,管金生获准保外就医,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直至2016年,管金生再度创业,成立九颂基金,从事私募投资。
管金生也曾公开对“327国债事件”进行反思。他在2015年6月举办的“互联网+金融投资高峰论坛”上说:“吃亏在未放下骄傲,若当时积极沟通或许能扭转局面。”